(新加坡10日讯)中国大学生来新当交换生期间接到假官员来电,称他涉及跨国洗钱案,要他分两次面对面“保证金”。首次交上4万新元(约13万2462令吉36仙)后,电话那头的“公安”表现得太高兴露出马脚,让他如梦初醒,并在得知被骗后,立刻报警,在第二次面对面地点让警方当场捉拿嫌犯。
来自中国的陈迈克(20岁,化音)受访时透露,他今年1月初来到新加坡当交换生,为期半年。
今年2月,他接到自称是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的来电,指他中国手机号码在中国发布假诈骗短讯。他当时不以为真,认为是诈骗,把电话挂了。不料过后他又接到来电,这次要求他到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处理。
“他们要我在傍晚7时过去一趟,我跟他们说我来不及。他们就说可以帮我转接给中国公安报案。我觉得若是骗局,他们不会打来两次。加上当时时间有些紧迫,我也没多想,就相信了。”
他向电话另一端的“公安”澄清自己没涉案,对方随后称是他身份信息丢失,才导致电话号码被滥用。
“公安”也指他名下有一张银行卡涉及跨国洗钱案,且金额高达数百万人民币,他因此被列为嫌疑人。
他被要求配合调查,每日5次透过Skype平台报告自己行踪,发简讯时要写下时间、姓名、地点和在做的事件等。
他也必须24小时开著房里电脑,透过Skype视讯方便被“公安”监视,且每晚被要求跟另一名“警员”报备当天行程。
约3周后,对方告知他,新加坡有多人涉案,因此要逮捕所有人回国,并指由于他是一名学生,若要继续求学,可找人做“无罪担保”,并称每晚听他汇报行程的“警员”能做其担保人。
他说在和我聊了一个月后,虽然事情严重,但觉得我是清白的。过了几天后,他说一切程序都审批好了,但我需提交一笔7万新元(约23万1809令吉13仙)的保证金。”
今年4月8日,他将7万元存入银行后,便通知对方。对方隔天(9日)拨给他,要他戴上耳机后指示他如何将钱取出转交给本地的代表。当时,他被要求分两次取款,然后到西部两个地点交钱。
“我早上10时出门,从银行取出4万新元后,在附近地铁站出口交给新加坡代表,随后前往下个地点。”
陈麦克受访时说,过程中他一直与对方通话。当他通知对方已把钱交给本地代表后,对方表现得很高兴,交谈间还笑了出来。
“之前对方的态度一直很严厉,那时突然笑了,我觉得很奇怪,就发短讯询问遇过诈骗案的朋友,才意识到自己的遭遇跟他们相似。”
他因此请求朋友帮忙报警,让警方抵达第二个地点,当场捉拿来收款的本地代表。
“我当时也有去第二个地点,警方后来在那里的楼梯间将他逮捕,我也当场录口供。”
警方过后也寻获陈迈克的4万新元,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中。
陈麦克表示,自己即将返回中国,也庆幸没损失钱财。
他说,自己之后会更警惕,也学会若再次遇到类似事故,一定要跟关当局查证清楚。
根据新加坡警方文告,一名27岁男子因涉及冒充政府官员骗案被逮捕。
这名男子就是涉及陈麦克诈骗案里负责收款的“新加坡代表”。
警方指出,来自反诈骗指挥处和金文泰警署的警员接到报案后迅速采取行动,落网的27岁男子被指协助骗子收取款项。
初步调查显示,这名男子持学生证在新加坡念书,也坠入同样的冒充政府官员骗案。
据知,他被操纵协助诈骗行动,并错误认为自己是在协助公安调查。
根据新加坡法律,一旦冒充他人欺骗的罪名成立,可被判监禁长达5年,罚款或两者兼施。一旦欺骗罪名成立,可被判长达10年监禁和罚款。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