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即用典,有万不得已之心,借他人之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在诗词传统中本是自然。“用事”的技巧千变万化,或直用其意,或用没说出来的上下句,或反转使用,都使寄托感慨敷上层层保护色,唯有层层解码,方得指向本心。“用事”就如同“拟古”,都是记忆的指路标,无论是平常之事、描述之语、至理名言或是陈腔滥调,都指向我与他者共同存有的意义。

纳兰性德〈浣溪沙〉写“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的记忆,笑语犹存,令人想起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追忆的点滴,那些“当时只道是寻常”,怎知无常,转眼化为乌有。睹(遗)物思人,虽然人世常感到无常,在无常中却仍有永恒的常存在,文字成为最后一道顶住遗忘的防线,于不断进逼的悲伤中挣得不在之在的安慰。正如白先勇在〈树犹如此——纪念亡友王国祥君〉,借用《世说新语》中桓温之语,指柳树亦指人之年岁徒长,虽言“木犹如此”,但实际要感慨的是“人何以堪”。桓温此语到宋代更常被写入词中,并作“树犹如此”,俱是感慨年华老去。白先勇以此为题,除了挪用贺铸“梧桐半死清霜后”的“半死桐”以树喻人,更藉以写二人美好的时光已一去不返,这比年华老去更加怅然,对他而言,此情真是人何以堪。

赖香吟《其后それから》(台北:印刻,2012年)在字里行间召唤其与五月此人的共同记忆,无论是看过的电影、读过的书、说过的话、收到的信,甚至争执,不惮其烦一再写出,甚至照单全录,五月仿佛仍站在眼前。那是不停逼视、拉长的时光,自相识至死别,其后只剩所有追想的一幕幕,即便将所有自杀者(无论是太宰治、海子、张国荣)的生命状态拿来比拟,都显得徒劳无功,逝者已矣。但柳美里说:“回忆的堆积才是真实的形象。”即便是“一日心期千劫在”,更何况是“灵魂的朋友”,但独存者必得如此,她必得将苦难的见证在时间磨洗中转化成艺术,唯有如此,方得救赎。

背后的抒情体系

因此,当我读黄文钜《感情用事》(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12年)的当下,我想到的不是他接受访谈所言之“克己复礼”相对于“感情用事”,而是“感情用事”四字背后更广大的抒情体系。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正因感其情而用其事,抒情自我。所有经历过的昨日与情爱,若永劫回归,于是手机简讯、旧信件、照片乃至于对方的外貌体温呼吸,都成为独一无二的此在,吾之大患唯吾有身,不仅分身乏术,更是“分手乏术”,在当下唯我独有。而文钜吟咏情性的背后更有一巨大智识性的资料库,来自于他涉猎古今的文哲素养,使他得以引经据典、引譬连类,信手拈来皆足以情景交融,鞭辟入里。

这样的文钜是我所熟悉的,从他的新诗到散文,将成语成词借尸还魂、点铁成金,再度赋予新的意义,这都不意外,也是他一向擅长。在散文中只有更加感情用事,大大发挥古典文学中用事的内涵,他所熟稔的日本文学在笔下驱之,成为最瑰丽的魔法石,起死回生。在文钜的文字中,犹如令人讨厌的松子般既不得已但又时时以鬼脸逗笑他人的情态,诙谐幽默固然是我认识的文钜,强颜欢笑更让人感受无奈,这又何妨,“怨”本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功能之一。若台静农先生晚年常书“人生实难”,是对人生的澈悟与感慨,文钜常引太宰治“生まれて すみません”,则是对时代的浩叹。可喜的是,这些文字并非向下沈沦,无声坠落,而是在看似行将就木之际,穿上西装,转识成智,成为指出向上一路的新路标。

阅读的过程,脑中不断想到的尽是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从〈黄文钜论黄文钜:楚囚对泣〉/《罗兰‧巴特论罗兰‧巴特》到《感情用事》/《恋人絮语》,文字指向敻远辽阔的天壤,文钜的书写向他所熟稔的后现代致敬,也向他熟悉的论述者致敬。

罗兰‧巴特有一系列谈论“字”的小文章,我想最适合来谈文钜的书写,创作与阅读常常惧怕老生常谈,只想更新到最新的状态,然而每个字的意义都可以被松动,顺序都可以再调整,创作者借由这些文字重听自己的声音,重说这些文字里酸甜苦涩的回忆,老调重弹,弹出新味,却更隽永。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灵异!男子谋财害命转卖手机 监视器惊曝死者紧随

阅读全文

布秧谷发现千年佛塔遗址 专家:或掌握大马多元历史关键

阅读全文

“母亲打了疫苗衰弱逝世” 女星痛心:她原本非常健康

阅读全文
郑女士申诉,婚礼当天负责人么都没做,只布置接待桌。 (图由受访者提供)

马虎布置搞砸婚礼 新婚夫妇委屈报警

阅读全文

杨巧双回应拒绝政府计划 凯里:她失去了道德高地【东方头条】2024-5-31

阅读全文

大楼爆炸   银行“不见了”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边佳兰田野纪实系列(四) 行走边佳兰

东方文荟

(一)讨海人与公害行走边佳兰,玩玩田野,观天看海(地)去。上个月,我随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的魏月萍老师以及一班志...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铭感师恩志不忘 ──怀念 陈学霖教授

东方文荟

上月初追念了英年早逝的恩师——曾瑞龙教授,不料今月初又迎来了我生命中另一位非常重要的老师──陈学霖教授的两周年忌辰。20...

阅读全文

孙和声:大马的政改之路

东方文荟

505后的马来西亚,路在何方?维持现状,照著老路与老方式继续走下去,抑或是变革?在政权没出现更替的情况下,如何可能有本质...

阅读全文

郑名烈:寻找乡亲们的共同历史记忆 ──《拓荒.扎根:武吉巴西永德公冢与地方拓殖史》作者序

东方文荟

五年前我开始著手书写硕士论文,我选择了我的宗族做研究对象。一路从马来西亚麻坡的武吉巴西﹑武吉甘密到昔加末的利民达到中国的...

阅读全文

孙和声:感恩与政绩

东方文荟

不久前,前马六甲首长,因败选而怪罪华人不懂得感恩图报,先不论其败选是否全因华人票所致,这种言论本身就十足表现了巫统政治文...

阅读全文

梁文狄:人民到底要什么?

东方文荟

第13届马来西亚全国大选,国阵在总得票率少过民联的局面下依然赢得政权。还记得选举之前,国阵高层包括正副首相都不断对华裔奉...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煽动法与流氓国家

东方文荟

学运领袖阿当阿里因被指控煽动被扣留,只因“言论触法”,警方竟以此粗暴动作对付小市民,显然他们低估了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想再...

阅读全文

孙和声:冷眼热心评大选

东方文荟

第13届大选结果显示,国阵虽只获得47.4%的票(约523万张),却赢得60%的席位(133席);而民联虽获得50.9%...

阅读全文

庄迪澎:星洲日报是无知,还是唱和啊?──传媒论衡(17)

东方文荟

近年频频成为过街老鼠的《星洲日报》,在第13届全国大选后五天(5月10日)打出这个封面头条,再次成为众斥之的。《星洲日报...

阅读全文

张树钧:那一夜,我们都哭了

东方文荟

我国第13届普选,虽已落幕,但尘埃未定,震荡连连。当选举舞弊和金钱政治可以目无法纪公开进行,当外劳幽灵非法选民竟然可以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