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计划”是将马来亚半岛、新加坡、砂拉越、北婆罗州(沙巴)、汶莱合并成一个国家。

一、绪言—重温历史

本议题不是个新鲜的课题,而是“老调重弹”。既然是“老调”,为何要“重弹”?因为时过境迁50年了,有必要溯本追源,重温历史(特别是对年轻一辈而言)。

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在地球上已存在了50年,砂拉越从一个英国殖民地的实体,变成了马来西亚一个州,也同样走过了50年。砂拉越如何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一个州,众说纷纭,是“加入马来西亚而独立”?或是“参与合作组织成一个联邦国家(即参组)”?或“是在英国人策划下而强制性被拼入马拉西亚联邦”?等等。这个不同说法,特别是近二,三年来,本地传媒多以“参组”著称。但这些不同性质的说法,究竟是何者?

二、马来西亚概念的由来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0年代间,东南亚地区的马来族群中曾出现一种“大马来由主义”思潮。他们试图将印尼全境(包括爪哇岛、苏门答岛、苏拉威西岛、伊利安岛等),马来半岛(包括泰国南部的四个府),婆罗洲(加里曼丹)全岛和菲律宾等组成一个大联邦。这种思潮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其前后。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起来反对殖民统治。在东南亚,老牌殖民者英国在重返各殖民地后不久,就开始谋划如何可以长期维护其在本地区的殖民利益。

1951年初,英国驻东南亚最高专员麦唐纳提出建立一个“马来西亚联邦”概念,为英国未来退出东南亚的“替代统治工具”。这样,英国人就著手了以“马来西亚联邦”的概念作为新殖民主义蓝本进行谋划。

1955年和1957年先后在马来亚、新加坡搞“内部自治”的同时,也计划将英属北婆罗洲三邦合拼为一体,首先,以成立一个共同最高婆罗洲法院为切入口;1959年在汶莱组成一个由英国人(律政司)控制的“立法议会”;1960年先后在砂拉越和北婆(沙巴)由总督委任的若干官员和一些“民选”议员组成“立法议会”。美其名曰:“让人民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1961年1月3日,以李光耀为首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发表题为“我党的确定政治目标”的声明中说:“……新马合拼是历史的必然,是我们要完成的当前任务,但是,这种合拼应该包括砂拉越、汶莱、北婆、马来亚、新加坡的更广大的政治结合。”这项声明的构思被当时政治观察家认为是李光耀和英国驻新最高专员薛尔克不断磋商的产品。

1961年1月16日,英国共和联邦事务部及殖民地大臣邓肯·桑底斯飞抵马来亚,在金马仑高原召开英国、马来亚、新加坡高峰会议。出席会议者有:英国驻马来亚最高专员陶里、驻新加坡最高专员薛尔克、澳洲驻马来亚最高专员努拉、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财政部长吴庆瑞、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副首相拉萨、内政部长依斯迈。

这项会议被外界视为探讨东南亚局势为重点,是制定“马来西亚计划”的秘密会议。这项外界的推测,在1990年代初,当李光耀的《回忆录》出版后被证明了。李光耀说:“英国还鼓励我提出有关联邦的更大方案,不仅包括新加坡、马来亚,也包括英属北婆三邦的宏大计划。”

通过一系列的谋划后,在英国人的授意下,1961年5月27日,东姑借用东南亚外国通讯社俱乐部在新加坡亚达菲酒店举行的午餐会上讲话时说:建议将东南亚英属五邦合拼成一个“大马来西亚国家”。

三、英国正式启动“马来西亚计划”的历史背景

“马来西亚计划”是将马来亚半岛、新加坡、砂拉越、北婆罗州(沙巴)、汶莱合并成一个国家。后来因汶莱对石油利益方面问题不妥协,在签署“马来西亚计划”之际,苏丹赛福丁临时决定不参加签署。另一方面,马来西亚成立后第三年(1965年),新加坡李光耀政府与马来亚东姑政权发生政治权力斗争,最终在不能调和下,获得英国人同意之后,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宣布退出马来西亚联邦。这样马来西亚联邦本由五邦合拼,只剩下三邦合拼了。

从地理、历史、人文关系上说,北婆三邦与马来亚半岛隔著千海哩的南中国海东西两边,没有任何瓜葛,不存在组成一个国家的条件。相反的,北婆三邦不论是地理、历史、人文、民族血缘都具备组成一个统一国家(在殖民者的魔爪未进入本地区前,三邦原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的条件。英国人是为了维护其殖民利益和国际冷战战略部署的需要,筹组和强行合拼成“马来西亚联邦”。其根据是:

镇压左翼力量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出现两个阵营: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阵营,另一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个敌对阵营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们各自按自己的战略目标和利益摆开战场,一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控制和反控制,颠覆和反颠覆的大搏斗,持续形成了为期40年的世界冷战格局。而东南亚地处战略要地,尤其是马六甲海峡是国际海上生命线,其周围地区是战略要地,而且天然资源丰富。这些地区被帝国主义、殖民者视为不可丧失的和不可掉失其影响力的区域。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人民在摆脱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占领奴役后,纷纷起来反对重新被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占领和统治。因而世界性的反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浪潮汹涌澎拜,东南亚民族运动发展蓬勃,马来亚、新加坡、砂拉越、汶莱、北婆等地人民要求独立呼声震撼了英国殖民者。在这种局面下,老牌殖民者——英国,深知若按过去的统治方式是难以再维持其殖民利益,只有改变统治策略,争取隐蔽手法,去培植本地区代理人,以“合而治之”的统治手段,谋求和保证继续保持其殖民利益和影响力。

1961年5月27日,东姑公开宣布“马来西亚计划”后的第三天(5月29日),澳洲悉尼《晨报》发表社论说:“来自伦敦方面消息:五邦合拼达致本地区安定的办法。”

6月4日。李光耀在一项群众集会上说:“……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跟一个更大的单位合拼而获得独立。”

6月下旬,英国首相麦米兰在英国下议院说:“对这项协议(指合拼计划)我很感兴趣……”

6月25日,北婆总督顾德、砂拉越总督兀特尔及英国驻汶莱最高专员博特,齐齐飞抵新加坡与英国驻新加坡最高专员薛尔克会晤,会后发表声明:“有必要抓紧时机推行东姑的合拼计划,要确保其成功。”

7月24日,英共和联邦新、马、婆区国会协会在新加坡召开,英国代表在会议上称:“麦米兰首相认同东姑的计划……”这样,“马来西亚计划”就按照英国政府的时间表来运作,英国殖民者为了保证“马来西亚计划”如期实现,采取了一切不惜手段和代价去镇压汶莱、砂拉越、新加坡反“马来西亚计划”的强大左翼力量。其首先通过“渗透”汶莱人民党内,诱惑极“左”派采用暴力手段,进而摧毁了汶莱左翼力量;并以此为借口在砂拉越下“重剂”的同时,“让”500余众左翼人士(特别是左派精英)“潜往”外国(印尼),让砂拉越境内左翼力量大大削弱,确保于1963年4至6月之第1届地方议会选举的亲英派获胜,进而保证“马来西亚协议”可在第一次立法议会会议上接纳和通过;接著在新加坡采取“2.2冷藏”行动,并与此同时,以促使社阵在即将到来的立法议会选举中受重挫,这就由此让马来西亚成立步上坦途。

半个世纪来,主流媒体都依据官方的说法,“马来西亚计划”是东姑的倡议,砂拉越和沙巴两邦是通过加入马来西亚联邦而获“独立”等。历史的真相是,“马来西亚计划”是英国政府推行的新殖民主义的产物,是冷战时期英美帝国全球重要战略部署的一粒棋子;马来西亚可以如期成立,是英国用政治诱骗加上枪杆炮弹下的“成果”。然,马来西亚成立约10年后,随著英国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军和较后世界局势的变化,以及冷战格局的逐渐基本消除,马来西亚就逐而步入相对独立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这是后话),因而改善了国际关系与地位。

四、为什么会有“8.31”和“9.16”两个“国庆日”?

2009年10月19日,首相纳吉宣布9月16日为“马来西亚日”,2010年开始列为公共假期。但当局没有说明“国庆日”与“马来西亚日”之区别。首相为什么突然间在时空间隔了46年后,来谈“马来西亚日”?不外乎,是受第12届大选(2008年3月8日)风暴的震撼,极需要巩固砂,沙两地票源吧。

这一消息一传开,本地与世界各国媒体,出现了不同声音,有高兴、赞扬,有嘲讽、抨击。但,马来西亚有两个“国庆日”,似乎成为了世界舆论的笑柄。

为什么会有“8.31”和“9.16”之分?于是乎,50年来,执政当局却避而不谈,将马来亚独立日与马来西亚成立日混而合一,让1960年代以来出生的国民对“8.31”和“9.16”不知不觉。为何?这恐怕与欲抹掉“马来西亚”是通过非正常手段和经过一段不光彩“阵痛”后诞生的历史有关。

“马来西亚计划”从一开始就按英国人的时间表来运作,要在1963年8月31日马来亚独立日成立。但,由于计划出来后,遭遇到五邦人民,特别是北婆三邦人民强烈反对;同时也遭到邻国的印尼、菲律宾反对;国际、国内舆论普遍谴责“马来西亚计划”是新殖民主义产物。在强大内外压力下,1963年5月,东姑在东京与印尼总统苏西洛和菲律宾总统马可斯举行会谈,决定6月7日在马尼拉举行马来亚、印尼、菲律宾三国外长会议。会后,继举行三国首脑高峰会议,三大巨头同意,在马来西亚成立之前,先由联合国秘书长委任一个民意调查团来调查砂、汶、北婆人民意愿。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17人瀑布胜地遇山洪 6人恐遭急流冲走

阅读全文

KFC遭遇杯葛潮 DFC放眼新一代当红炸鸡?

阅读全文

游泳教练憋气训练溺毙 同事睹全程:没浮起来应该没事

阅读全文

大马首家清真便利店Richiamo 冀扩大土著零售餐饮业主导地位

阅读全文

老树倒下压中屋顶 夫妇吉人天相

阅读全文

麦当娜巴西免费演唱会 150万人狂欢创新纪录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姜饼屋的成年礼

东方文荟

出租车经过城中村,沙尘暴带来的烟尘飞扬一阵,静止落下后,显露眼前的是一家与周遭环境不匹配的西点面包店。店里暖黄色的光从橱...

阅读全文

孙和声:大马的教育悖论

东方文荟

大马的教育有几个耐人深思的悖论,一个是对教育的投入额高,可成绩却不成正比。如大马教育支出占GDP的百分比高达5.8%,比...

阅读全文

张树钧:独中复兴40年后衍生的问题

东方文荟

经过40年迂回发展,独中复兴运动中的悲情、激情、豪情,感情早已沉淀了下来。在时势变迁,人事更换,思潮交替,政治转型冲击下...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追寻南溟的鱼

东方文荟

读大学的时候,常到中文系请求旁听,多数教授亦欣然应允。讲授训诂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周老先生,学问渊博,儒雅风趣。周先生述其...

阅读全文

孙和声:主观幸福与客观幸福——谈幸福与文明

东方文荟

经济增长、物价相对稳定、充份就业、利率水平适度、财政与国际收支平衡等,可说是当代国家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其中,经济增长,通...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薪火

东方文荟

叶嘉莹先生已届90高龄,暌违5年,再次来到台湾,依然掀起一阵旋风。叶先生在国家图书馆演讲“从几首诗例谈杜甫继古开今多方面...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马来西亚血缘社团之定位

东方文荟

宗族组织在近一两百年来由于大量海外移民的出现,为了适应本土环境,将中国原有的宗族组织加以调整而有了不同以往的面貌。即使在...

阅读全文

孙和声:全球化趋势

东方文荟

自1980年代以来,全球化便是个热门话题,它是个以经济贸易为主,但也涉及政治、法律与文化等层面的进程。就经贸面言,它主要...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大马华人聚落的形成与模式

东方文荟

在马来西亚,华人的聚落一般有两种,其一为自然形成的村落,在“新村计划”实行以前,马来亚的华人村落基本属这类型,散落于胶林...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盲流人生

东方文荟

“城中村”大概是当代中国快速都会化最典型的人文风景了。中共刚刚开过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具体地讨论了开革开放30年后的第二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