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是一个政权把本身的文物制度加诸于境外地方的一种行为。英国之于马来亚、荷兰之于印度尼西亚、法国之于中南半岛,便是例子。就以英属马来亚来说,教育、行政、法律、金融、医疗、度量衡等制度,无不仿照英国本土;这是普通常识,不在话下。两者间的关系是宗主和藩属,一种百分百的从属关系。在殖民制度下,宗主国送多少人进驻所殖之地,并不是最主要的一环。进驻足够的武力,如警察和军队,才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个以武力占领土地为主轴的殖民方式已趋向式微,逐渐取而代之的是心理统战。殖货乃其主要的策略。殖货却有平等互惠和不平衡交易两种。前者近乎于现代的国际贸易理念。但值得注意的是,货品的输入却伴随著异文化的入侵,尤其是高能见度的消费品。消费者不但以该用品为荣,还自愿为该产品免费打广告,如Visa、Coca-Cola、MacDonald's、Nike、HiltonHotels、Windows等等,应有尽有。

在国外囤驻军事设备与人员的方式,属不平衡交易。强国出卖军火给弱国,也仅卖给听话的弱国,不是出高价的就可买到。货品往往是输出国国内的次等和待报销的货色,以保持强国的绝对优势。那是一种周瑜打黄盖的关系: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类交易具有一定的殖民意图。应已有学者把此动作视为半殖民,或新殖民主义。不过,很早以前,中国文献便已有这种以必需物资换来从属关系的记载。

距今约2000年前,汉朝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或班固《后汉书》中的〈食货记〉,对国内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商贾如何利用它们来致富,都有明确的叙述。虽则两位史家对仕、农、工、商在当时社会上的排序不尽一致,但对商品输出国和输入国的互动关系,却有异曲同工的描述。在该时列国之间也有平衡的与不平衡的双边贸易。在不平衡的关系下,商品接受国可会受制于,或臣服于商品出产国。

殖货与爱国心是有关联的。输出货品到敌国,而从销售量来测定其人民的敌视幅度。反过来说,殖货的目的在于模糊敌国人民的爱国心。两位史家没涉及这种关联,但二次大战后的东南亚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爱国心的幅度

无可质疑,殖民地一般上都被接受宗主国的教育制度,社会认同对像自然是宗主国。但在两个敌视的国家中,一国人民的爱国心可会受到仇家的殖货手腕所左右。

众所周知,在韩国马路上,走过五、六条街道后,才可发现一部外国车辆。但在东南亚,情景就大异其趣了。该些地区没有真正的国产车,是意料中之事。其中九成以上的却都是来自同一类的制造商。记得在即50年代,独立之前的马来亚,满街跑的脚踏车十之八九都是英国礼里牌的;汽车则以“摩里斯迈那”、“迷里迈那”、“沃梭”等英国产品为主。民间的日常用品,从头的护发膏到脚趾的护甲油,涵盖手套和内衣裤,哪一件不是来自祖家的泊来品?

该时代,拥有汽车的多是有钱人。中层的则多以电单车代步。除了好车之士会购置德国和意大利的名牌货外,绝大部分所拥有的都是东洋货;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本田50CC的电单车。还有其他牌子的如铃木,野马哈等。

由于当时马来亚华侨的爱国情绪仍然高涨,他们便把当时的日本代理商的姓名,从本来的三个字拆为四个字曰:马各文秀。

虽然殖民必也殖货,但殖货却可以独立进行的,而在不用一枪一弹下,亦可获致控制别国的效果。日本以武力殖民东南亚失败后,改弦易彻,转而以殖货的手法去重获东南亚。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愉,结果是更接近其“东亚共荣圈”的理念。

日本货在60年代初期被称为水货,钟表拨条发声既震耳又不准。日本闹钟因此得名。可是,它却是当时普罗民众的购买力所及的,几乎人手一表。同时代所生产的车辆的外皮,被讥是用废弃的“美禄”或“阿华田”铝罐制造而成的。它既轻便又省油,售价也比英国祖家的便宜多多。

东洋产品多如牛毛

到70年代后,满山满野满街多的是大和车辆。虽当街焚烧日本车之事也时有所闻,但保险公司赔偿就没事了。生产商也从这儿得到灵感,索性把车厂设在海外。

故先后有蓝鸟和普腾的生产,甚么“田”的字眼还是很刺眼的。后来更进一步把车厂设在西洋大佬国,又采用洋文做品牌,如立胜牌。那些没头没脑什么都反的,就中计了。而在南极、北极、和非洲丛林也看到丰田和本田制造的车辆,你又能反多久?

热爱祖国的华侨们以为不买汽车就得了。却没发现,东洋产品无孔不入:家电、化装品、冷气机、儿童玩具、百货商店、超级市场、连锁餐馆、便利店等等,多如牛毛。其中,Karaoke,Hitachi,Sony,Mitsubishi,7-Eleven,Karaoke,Sogo,Isetan,Yaohan都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你一定耳熟能详,也不可能完全和你不相干。这许许多多的货品,所能控制的人,远比战时堆积如山的尸体来得更多。更令人无可奈何的是,战时曾深受产品国加害的,亦不知不觉地共荣起来了。要参加什么抗日纪念活动时,还得开著东洋车,带个雅摄佳相机前往。这就是殖货策略的最高的境界。

理性一点,爱国运动、抵制货品运动,那仅是激情之作。激情过后,就永远爱国,仅用国货吗?民族认同不必写在脸上,不必挂在嘴里,也不必穿在身上。你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把国家认同烙印在你精良的流动产品上。而不是别人每次敬神拜鬼,你也必与狼共舞,都会作出长篇大论的驳斥。讲的不累,听的却很累。

当洋人以haixiao(海啸)替代tsunami,或并用时,你便已向前迈进一大步了。若还有本事,不妨把“登场”和“拉面”来个完璧归赵,还汉原文。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羊年杂感

东方文荟

我不是一个悲观的人,也不是轻易就相信口中念念有词“正能量”、吸引力法则或正向心理学,这个世界就会顺其自然的变好。我毋宁相...

阅读全文

孙和声:小谈大马的印度裔

东方文荟

大马印度裔社会知多少?虽说,在西马印度裔是到处见到,可大多非印度裔,多对其一知半解,更遑论了解其面对的各类困境。根据统计...

阅读全文

杨善勇:廖总应该知道怎么做吗?

东方文荟

敏感总是关注的,立场总是坚决的,言论总是负责的,讨论总是客气的,拍照总是笑脸的,首相总是尊重的;可是,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

阅读全文

广播时代一去不复返?

东方文荟

联合国文教组织自2012年开始,订立2月13日为世界广播日,来彰显广播在“促进教育,以及在自然灾害中传播重大讯息等方面所...

阅读全文

灯明

东方文荟

张晖老师《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出版,翻阅之余常想到2008到2009年间,严志雄老师带著一群喜爱明清的研究生在中研院...

阅读全文

杨善勇:参考虽多版,历史唯一纲

东方文荟

当下出现争议的华小五年级历史书,是怎么一回事?场景说来不仅悲凉的,场面而且尴尬。个别报道如今转述首相署部长魏家祥指出,这...

阅读全文

孙和声:悲情是改善现状的力量

东方文荟

最近,华社的先进人物中,有人主张华人应告别悲情。个人觉得有些纳闷,告别悲情的理据何在?10多年前,中国著名哲学家李泽厚与...

阅读全文

上海之前世今生

东方文荟

在中国近代史的文化座标上,上海这座城市是极端重要的。从学术论述到大众文化想象,关于上海的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的研究已经...

阅读全文

村上春树的回答

东方文荟

买到赖明珠的翻译本《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已经是2015年2月了。不黯日语,无法即时在2014阅读村上春树的最新短篇小说集,...

阅读全文

孙和声:知足常乐,不利经济?

东方文荟

研究现代经济学的人均知道,经济增长是绝大部份国家,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而维系与促进增长的动力,基本上有三,即消费、投资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