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团结党最高理事卡迪嘉欣在10月27日披露,多达40名巫统议员会跳槽加入土著团结党。前一晚,9月18日退出巫统的日里国会议员慕斯达法刚刚加盟土著团结党,使该党议员增至14席,也让希盟在丹登两州打开一个缺口。此前10月11日,纳闽国会议员罗兹曼则从巫统跳槽至沙巴复兴党。
巫统议员集体跳槽希盟成员党的现象,被很多人解读成巫统借尸还魂,而最受巫统议员青睐的土著团结党则被批为“新新巫统”或“巫统3.0”。也有人相信,一切就是马哈迪用迂回手段阻止安华在两年后接任首相。
等待爆发双重危机
如果卡迪嘉欣所言最终属实,其后果远比巫统势力迂回复辟和马哈迪─安华关系生变更深远,其原因也更为复杂。除非在政治体制深处的症结得到处理,否则,双重政治危机可能只是在等待时日爆发,让509至今的安稳过渡仓皇结束。
第一个危机是伊党将得以吸纳巫统的残余势力而坐大。巫统在选后原有54位国会议员,在6位议员出走后只剩下48席,如果继续流失40席,再扣除掉被控贪污而不可能被希盟接收的纳吉和扎希,巫统就只剩下6个可用议员,难以续命。
届时,大选中与巫统、希盟三分马来选票的伊党就可以不费秋毫之力,接收巫统残存的议员与选民。哈迪阿旺将可以出任国会在野党领袖,他念兹在兹的355私人法案(以求局部落实Hudud刑罚)也将重出江湖,伊斯兰化可能将远远抛离新经济政策成为最重要的分裂性议题。
第二个危机是人民公正党与土著团结党将展开激烈斗争以期主导希盟,引发内爆。公正党在大选赢得47个国会议席,选后吸纳三位无党籍议员,席次增至50,是希盟当前第一大党;而行动党以42席紧追在后。如果40巫统议员跳槽,土著团结党立即以54席跃居第一位。
道德责难无法劝阻
退一步,即使因为该党与沙巴复兴党的区域分工,沙巴巫统的6位议员加入后者,而土著团结党席次只增至48席,略低于人民公正党;关系密切的土著团结党、沙巴复兴党、诚信党仍然可以在希盟内形成67席的轴心,与人民公正党争一日之长短,而新旧首相交接时甚至之前的内阁改组都可能成为引爆点。
而公正党可以自保的方式之一,也将争取巫统降将来归,甚至向盟党挖角。7月时,公正党的吉打州党部,就已悄悄接收了投奔土著团结党受阻的前玻璃市州巫统的原内定大臣依斯迈卡欣。
本文点明可能但尚未发生的这两重危机,不是要危言耸听,动摇公众对希盟的支持;而是终极主张,要导正政风避免灾难,公共舆论必须正视政党利益的结构,明辨长短期利害,再鼓吹适当的诱因改变政党与政治人物的计算,去作出长期理性的选择。民意代表跳槽固然有违民主伦理,但只要瓜分巫统势力、吸纳巫统降将符合希盟的理性选择,则无法单靠道德责难来劝阻。
收编消融巫统势力,极短期内可能符合希盟的整体利益,因而内部没有强力反弹,对外部反弹也不重视。第一,巫统所掌握的三四成马来选票可能会因此倒向希盟,让希盟可以宣称享有多数马来人的支持。第二,原来121位议员中,非穆斯林(63)比穆斯林(58)多,巫统议员来归就可以改变这形势,杜绝巫统与伊党攻击“希盟政府被异教徒控制”的口实。(http://www.newmandala.org/malay-dominanceremains-despite-umnos-rout/) 然而,这盘算有抱薪救火之虞:伊党取代巫统成为最大在野党后,可能得以接收巫统大部分基本盘,成为希盟的终极大患。
不过,真正让土著团结党、沙巴复兴党、人民公正党争取或欢迎巫统降将的原因是,希盟继承自国阵的“永久性联盟”不允许盟党之间展开竞争。在这模式下,议席根据选民结构加上过去参选记录分配给各盟党,既无法对各盟党的贡献/竞争力有效地论功行赏,也无法调整未来的席次分配。政党要茁壮,以招降纳叛方式从敌对党手中抢来席次,就变成最佳出路。
不要暗斗,就许明争
仅论席次,土著团结党、诚信党8成国会议员可以担任正副部长,而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的比率却只有3成,就是分配不公。(参考上表)换另一个角度去看,土著团结党竞逐的选区主要都是巫统的强区,自然难以取得辉煌政绩,但是没有它助阵,友党的许多边缘选区能不能争取到足够的巫统支持者而获胜?异言之,做关键性绿叶的功劳要怎么算?
在“领先者获胜”(FPTP)选举制度下,绿叶的功劳绝对无法估计。而国阵过去没有出现本文所预测的两雄争霸而能有长期的稳定,原因正是因为有巫统一党独大,其他盟党只能接受老大安排。希盟以没有一党独大为豪,但那其实是罩门。制度不允许明争,盟党就只好暗斗,直到产生一个巫统般的霸主才能停止。
要永久性联盟让各族各党分享权力,又要稳定,又不要霸主,只有一个方法:除了维持现有的FPTP选区,选民必须还有另一张选票,直接投给个别政党,让政党可以组织永久性联盟也同时彼此之间有良性竞争,让“政党票”的起落决定盟党之间如何分配选区与官位。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