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嬷,你不怕脏,不怕臭?”我们如此问道,她马上接口:“不会臭,拿回去清洗干净就可以了!”85岁的高龄阿嬷天天往垃圾堆中掏宝,人弃我捡,捡出许多可回收的弃物。

在 雪州斯里鹅麦(SriGombak)住宅区,左邻右舍每天都会收集好自家可回收物,等待一位阿嬷上门来拿,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五六年。当初投入拾荒工作 时,附近居民一度以为阿嬷家境不好,所以逼得她年纪这么大,还得靠拾荒为生,其实并不然。虽然都是捡拾,但不同于一般从事资源回收工作的拾荒者,卖掉捡来 的回收物后,阿嬷会将所得的收入全数捐出去。她坚信,每天的点滴付出,累积起来,也会粒米成箩。

由于驼背,当阿嬷出现在川流不息的闹市时,显得格外抢眼。其无声的动作渐渐影响不少邻居响应她的资源回收工作。只要遇见阿嬷路过,唤一声阿嬷,阿嬷便会过来接过回收物;有者更主动将回收物送往她家。

日日重复同样的生活,遇上没办法外出拾荒的日子,如雨天或生病,阿嬷浑身上下就不自在。阿嬷做惯了,一下子要停也不容易。

老人家毕竟年事已高,每天总是弯腰辛苦做回收,任谁见了都于心不忍,不过阿嬷依然坚持,希望自己以身作则,透过小小的力量,能让更多人一起做回收,支持环保。

“只要有能力,我就会一直做下去。”阿嬷说。

现年85岁的阿嬷一直来驼著背,行动缓慢地在垃圾堆中,把回收物一一搬回家。
现年85岁的阿嬷一直来驼著背,行动缓慢地在垃圾堆中,把回收物一一搬回家。

雪州斯里鹅麦住宅区有一位姓陈名为的拾荒阿嬷。她自称小时没机会读书,所以懂得不多。话虽如此,谈起环保时,却依然头头是道。

阿嬷体悟,人老了也和资源一样,懂得发挥就是宝,不懂得发挥就等于没用。

“有用的资源不丢就是宝,丢了就是垃圾。垃圾多了,地球也变得肮脏。要救地球就要多做环保。”说到这里,阿嬷笑了笑,接著道:“我也是被回收的资源”。

阿嬷长满了茧且粗糙的双手,不嫌肮脏地往垃圾桶捡可用的资源。
阿嬷长满了茧且粗糙的双手,不嫌肮脏地往垃圾桶捡可用的资源。

采访当天阳光猛烈,阿嬷拖著纸皮箱,里面装著的,是一些新旧不一的纸箱、空铝罐、空塑胶瓶子,但这些别人眼中的垃圾,都是她眼中的宝。有人说,都这么老了,又不愁吃穿,还捡垃圾,干嘛自讨苦吃?

“人嘛,总要做点事情。其实,苦中有乐,总比闲著好。”阿嬷说,她一不怕苦、二不怕脏,能捡多少,就做多少。

“收, 什么都收呀。手快有,手慢无啦。”阿嬷说。她在住家附近的区域捡东西捡了好几年,每天清晨7时开始拾荒到9时才回家。捡回来的东西稍微整理,又再度出发 “寻宝”去。每天不晓得围绕花园区打转了多少圈,因此,这里有什么人出没、哪家店卖什么、哪户人家姓什么,阿嬷比任何人都清楚。附近的居民,很多都不知道 她的名字,友族同胞叫她“Nenek”,华人叫她“阿嬷”。于是,我们跟著叫她“阿嬷”。阿嬷表示,很多人知道她天天会拾荒,所以都会把回收物放在门前或 后巷,她也只需要沿路收集就行了;每一次都能“满载而归”。

为人老实、不贪不取,是邻居对阿嬷的印象,我们也亲眼见证。一些邻里觉得阿嬷很辛苦,要给予帮忙,可她总是摆摆手,只肯收下回收物品。

偶尔捡到新的、半新的可用的东西时,阿嬷都会嘟囔几句:“这样就丢了,真的很浪费。还可以用呢!”尾音还拉得长长的。对她来说,捡回收物,才是重要事情。

走到每家每户,都有人递上折叠好的纸皮或者几个饮料瓶给阿嬷。
走到每家每户,都有人递上折叠好的纸皮或者几个饮料瓶给阿嬷。

阿嬷的环保3R

阿嬷的儿女们笑说,平时看屋外的物资排列得整齐有序,根本预估不到回收量,一旦罗里来载,把资源搬上车后,是整辆满满的,家人这才晓得母亲原来捡了那么多。

前阵子,阿嬷在分类时,手被纸皮割伤,原以为是小事,没想到隔了两天,伤口竟然发炎,导致皮肤红肿。手受伤了,她仍然坚持做下去。

阿嬷掀开裤管,向我们展示她的双腿。因为长期以来走了太久,总是贴著酸痛贴布,脚底也长满了茧。“生活无病无痛就已经很好了,我不会去想太多,想了反而会生病,我只要高高兴兴,健健康康地过每一天就好了。”

阿嬷在46岁那一年,遇上一场车祸且伤得不轻,由于没有得到适当治疗,惹来后患,逐渐地不能挺直腰背,伤及脊椎。
阿嬷在46岁那一年,遇上一场车祸且伤得不轻,由于没有得到适当治疗,惹来后患,逐渐地不能挺直腰背,伤及脊椎。

大家都知道,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则,就是3R——减少使用(Reduce)、物尽其用(Reuse)及循环再用(Recycle)。但,早在人们还没有热衷环保理念之前,阿嬷就会把一些别人丢掉的、还可以使用的物件悄悄地往家里搬,确确实实地废物利用。

阿嬷曾把路边零星的砖块搬运回家,积少成多,修筑住家的水沟。虽说技艺不及泥水匠,却也实用。阿嬷也会将饼干筒灌满泥土,一个个排列起来,种起蔬果。左邻右舍看了,都不禁露出赞叹的目光。

遇到有陌生人拿资源过来,阿嬷会与对方闲聊。闲谈中,她也不忘邀约对方一起来做资源回收。

以往,阿嬷仅捡取废弃物自己使用,如今能还能借此捐助他人,她满心欢喜。

阿嬷持续无悔的付出感动了家人,二女儿玉娇尤其支持母亲对环保的努力及捐助他人的善举。
阿嬷持续无悔的付出感动了家人,二女儿玉娇尤其支持母亲对环保的努力及捐助他人的善举。

人家除旧她迎“新”

“政府说垃圾要分类,但实际上不是每一户人家都能做到,垃圾桶里有旧报纸、铝罐、铁罐、胶樽、食品、饮品及衣服等等。”很多时候,阿嬷必须自行分类,才能送往回收站。

在 捡破烂的过程中,阿嬷开始觉得“买新的东西”是一件浪费的事情。她苦笑:“我常会想,为什么一定要去买新的?”阿嬷现在已经把捡物当成习惯,平时走在路上 看到废弃物、垃圾堆,就会忍不住上前检查一番。阿嬷笑称,看得到东西,不见得搬得走,“一些垃圾如沙发、灯罩、冰箱都无法搬回家啊,我搬不动!”阿嬷也 说,拾荒,基本上是九分“努力”加上一分“运气”。毕竟,不是每一样废弃物都适合回收。

每到农历年前,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也是最常淘汰旧物的时节。对许多人而言,这是一种“除旧迎新”的习惯;但对于阿嬷而言,反而是捡“新”破烂的大好时机。阿嬷就说:“过年路边真的什么都有。各式旧家具、皮箱、衣服、鞋子,任何你想不到的东西都有!”

身体力行 才是关键

阿嬷表示,以前生活艰苦,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接触慈济我才觉得,有得吃、有得穿,已经很幸福,还有比我们困难的人,应该要去帮他们。”不只在慈济,对于生活周遭碰到困难的人,她已懂得去付出。

阿 嬷称,最困难的考验不是捡拾的过程,而是捡了太多东西没地方放,或者无法取舍到底该“丢弃”哪一样。很多人都听过资源回收,也知道要将垃圾分类处理后再丢 掉,无法回收的垃圾就交给垃圾车,有回收再利用价值的就属于资源,而不是垃圾。阿嬷说她年纪大,只懂得做基本的分类工作,再仔细的分类,阿嬷说她不懂了。

读书不多、粗懂环保的阿嬷且能为环保做出如斯贡献,相较于懂得多,却不懂得做出相应行动的人而言,阿嬷懂得太多太多了。

阿嬷家外的资源被整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不会发出异味,原因是阿嬷将每一件资源都处理干净,执行环保清净在源头的理念。
阿嬷家外的资源被整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不会发出异味,原因是阿嬷将每一件资源都处理干净,执行环保清净在源头的理念。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开档养慈善

心视野

蔡宝仪9岁那年,父母离异,她和妹妹无辜成为大人脚底下的球,最后落脚已退休的祖父母家。但,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命途坎坷的年轻女...

阅读全文

踩三轮车有赚头

心视野

踩三轮车,收入能否维持家庭生计和日常开销?这是许多人在接触三轮车夫后,浮在脑海的第一道问题。随著时代的转换,三轮车夫的地...

阅读全文

做我的家人

心视野

育有2名孩子的李佩贤是巴生童心园幼儿园的园长,园内有近300名学生,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生活,她都被童真围绕。2014年...

阅读全文

学校董事校门口卖菜

心视野

“这些菜是我们亲手种的,你们吃吃看!”清晨6时,安娣们的叫卖声,使得槟城威中醒侨学校的校门外围洋溢著一片热闹的气息,划破...

阅读全文

抱他上楼 给他上课

心视野

每个星期二和四,巴生商业区会出现这样的一幕:一名年轻男子抱著一个瘫痪孩子上下楼,他们原先非亲非故,但自去年12月起,成了...

阅读全文

回母校给学生开伙

心视野

雪州梳邦国民型华文学校对灿叔(廖福灿)来说就像老街坊,儿时住在学校附近、长大后返回母校经营食堂的他,熟悉学校的一切。时间...

阅读全文

【自救消失的文化】实里达海人逆境寻出路 辟展馆宣扬文化

心视野

环境受破坏,天生天养的生活再也回不去,原住民只好另寻出路,发展旅游业是其中一个办法。甘榜双溪德蒙(Kampung Ora...

阅读全文

净岛先锋捡垃圾

心视野

人们笑蔡福汶傻,垃圾那么多怎么捡得完?打了半辈子鱼的他反倒认为,不断把垃圾丢进海里才是真的傻。在雪兰莪吉胆岛吉胆村义务担...

阅读全文

温情剪刀手

心视野

“他是我见过最慈祥的一个阿伯,喜欢笑,也爱说笑。每次理完发后,他会要求照一照镜子,看到自己满意的发型,他就很开心了!”在...

阅读全文

打印3D手

心视野

7岁女孩江愷俐因羊膜带综合症(Amniotic Band Syndrome,ABS),一出生左手就畸形,手掌和手指都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