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朋友发来的视频,图文并茂:出门带好口罩。笔者很纳闷,出门咋要“带”口罩?把口罩收进裤兜里吧?还是放在汽车里?原来是“戴”口罩,搞错了同音字,“带”“戴”不分。

口罩“带”在身上或车子里,根本就没有防疫作用,还是“戴”上吧!还有人不会“戴”口罩,劝人“穿”上口罩。我们可以说穿衣服、穿鞋,但我可不知道口罩该如何“穿”上。

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必须注意遣词用字。许多人习惯了胡乱用词,用得不准确,就会闹笑话。下雨天在路上走,不是“带”著雨伞,而是“撑”雨伞。“撑”是张开,撑雨伞就是张开雨伞。下雨天出门带了雨伞却不撑,你说是不是缺心眼?

老人家出门怕跌倒,就会带上枴杖。又是“带”,似乎没有更好的词来使了吧?老人家走路是“拄”枴杖,干嘛带枴杖出门,打狗?“拄”读成第三声的zhu,指为了支持身体用枴杖等顶住地面。所以枴杖是给老人家“拄”的,不是“带”的。

和山友登山,最常听见的就是“爬楼梯”。在深山里,没有建筑物,哪来“楼梯”?原来大家要走石级或石阶,不是楼梯。楼梯是架在楼房中供人上下的阶梯形通道,深山没有楼房,不知楼梯在哪里?用双手掐住别人的脖子,有些人不会说“卡(qia第三声)脖子”,只会说压住颈项。压住颈项未必会死,“掐脖子”或“卡脖子”才会致人于死地。

最近新冠疫情严重,许多病患都被送进了ICU。ICU的原文是intensive care unit,根据英汉医学词典的翻译是“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也叫“重症监护室”。一些英汉词典翻译“重点护理组”。可有些却叫不出华文译名,乾脆就叫英语的ICU。从家里紧急送去医院,要用ambulance。这里的ambulance都管叫“救伤车”,可我查遍英汉词典,只有“救护车”,就是没有“救伤车”。

我们生活中还有不少词语,可能平时没有注意它们的华语叫法,一时叫不起,只好用上方言或英语马来语的叫法。以后有机会我们会继续谈。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大马资深歌手莫翰离世 享年64岁

阅读全文

新达南创办人丹斯里陈雅才逝世    享年78岁

阅读全文

【独家】来不及交代遗言 儿子证实莫翰肺部感染致脑缺氧离世

阅读全文

Eight FM DJ李欣怡、KK约满离巢 701全新三人组合将亮声

阅读全文

川剧变脸让美国人惊叹

阅读全文

经济学家预言美股2025大崩盘【东方头条】2024-6-11

阅读全文

林卓锋:命悬一“币”

名家

上周,全球市场算是坐了一轮的过山车。最轰动的便数虚拟货币市场因电动车巨头特斯拉马斯克的言论和中国政府追杀币圈而引发全线崩...

阅读全文

吴汉坤:网红也要注意法律问题

名家

近期网红新闻不断,甚至网红网络直播对呛都能够达到过万游览,超越一般国家总统首相的人气。当然名气高,得罪人多自然容易面对举...

阅读全文

林德宜:西方媒体反华推手(下篇)

名家

西方媒体编辑人员采用的另一种常见策略是,尽量弱化或完全忽略可能对中国营造有利舆论的新闻。最近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也许就是对中...

阅读全文

庄太量/郑荣信:通货膨胀到底是好还是坏?

名家

最近,除了加密货币,“通货膨胀”这个热词占据各大财经报道的版面,可谓当红不让。随著以美国和中国世界两大经济体因新冠疫情好...

阅读全文

郭朝河:疫情时代下的明白人

名家

想起一件事,心有戚戚焉。 还记得新冠肺炎刚在武汉爆发,中国政府宣布封城,禁止所有人民出入时,身边不少人看见新闻后,不约而...

阅读全文

林德宜:西方媒体反华推手(上篇)

名家

毫无疑问,西方英文媒体是煽动对中国崛起的恐惧和反华情绪的最重要推手。凭借数十年来在全球新闻媒体中的主导地位,西方主流媒体...

阅读全文

刘华才:抗疫靠自己,请留守在家!

名家

如今国内疫情高居不下,濒临失控迹象,确诊数字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民众理应继续紧守标准作业程序,配合政府的防疫指南,多体谅...

阅读全文

谢诗坚:以巴恩怨无从解开(下篇)

名家

原本联合国是划分1.49万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面积的56.4%。约有20个新加坡大)给犹太人立国,而将1.12万平方公里...

阅读全文

谢诗坚:以巴恩怨无从解开(上篇)

名家

虽然在2014年7月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双方发生严重冲突后,在同年8月12日才有了停火协议。但转入2021年5月9日起,以巴...

阅读全文

周忠信:“疫苗经济战略”火力全开

名家

疫情是否能趋缓、经济是否能够复苏,关键在于疫苗接种率。因此,我国抗疫战略需要及时调整为“疫苗经济”战略,火力全开,调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