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托管中心内的孩子都会自动自发做功课。(摄影:刘维杰)

留守系列(中篇)

居住在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为了生活而往大城市发展。有些因工作关系及生活费等因素,选择将孩子交由住在乡下的父母照顾。对于长时间少了父母陪伴的孩子,纵然有丰富的物质,但最期盼的仍是父母的陪伴。

扎著辫子的小女孩趴在外公的店里做著珠算练习,9岁的哥哥则在旁写著学校作业,店外有许多小朋友的嬉闹声,他们在玩著各种小游戏。

小女孩-宇恩今年6岁,她与外公、外婆居住在彼咯新村,外公在街上经营药材店,父母则居住在新山。

宇恩的母亲在新加坡工作,父亲则在新山工作,因为是担任司机,工作时间不固定,因此从小就将她与哥哥交由外公、外婆照顾。

被外公取名“妖怪”的宇恩伶牙俐齿,她说,每天早上外婆负责叫她起床,醒来后自己更换校服,再由外公载她到幼稚园上课。母亲平均一到两个星期都会到彼咯看她,若是学校假期,则会到新山与父母小住几天。

位于拉美士的彼咯新村早期以农业种植为主,曾经繁华一时,但随著时代转变,当地工作机会越来越少,许多年轻人迫于无奈,纷纷往大城市如新加坡、新山或吉隆坡找工作。这样的情况在柔州二线城市相当普遍。

大城市开销大

此外,在新元兑换令吉的高兑换率下,也吸引不少大马人前往一海之隔的新加坡工作,由于生计没办法兼顾孩子,不少人将孩子留在家乡由亲人照顾。

宇恩表示,她不知道母亲的手机号码,但母亲会经常拨电回来问候,要他们乖乖听话。

“爸爸妈妈都很疼我,我每天都会想念妈妈和爸爸,也会想要跟他们一起。”

相较于宇恩,哥哥宇翔则比较腼腆。由于在外公家有许多同龄的玩伴,他更喜欢在外公家的生活。

“有时候在爸爸妈妈那边很闷,在这边有朋友,我们一起玩‘点默就默’。”

这对小兄妹的外公林伟强(70岁)透露,女儿每隔一或两周都会回来探望孩子,若是学校假期,也会将孩子接到新山生活几天。

“在新山生活开销大,女儿与女婿工作时间忙,新山那边又没有亲人帮忙顾孩子,因此便将孩子留在彼咯给我们照顾。”

他说,若住在新山,托儿费、补习费及孩子的车费等都不是小数目,彼咯的生活费相对比较低。虽然是住在新村,但外孙们都有上珠心算课、美术课等。

宇恩(前右起)与宇翔在外公林伟强(后者)的陪伴下做功 课。(摄影:杨金森)
宇恩(前右起)与宇翔在外公林伟强(后者)的陪伴下做功 课。(摄影:杨金森)

多通电话 与孩子建立信任

留守孩童普遍在物质上都获得满足,却缺乏父母陪伴。

陈美施坦言,这群孩子从不缺物质上的享受,虽然父母忙于工作,但都会给孩子最好的。他们有很好的iPad、有智能手机,父母也很愿意花钱在孩子身上,但陪伴的时间却不多。

心聆工坊心理谘商师吴静慧指出,很多家庭周末有一起外出,但回顾整个过程,却没有实质的收获,亲子间缺乏互动,没有增进亲子间关系。

“用物质来满足孩子将造成孩子对物质的欲望不断增加,当他长大后,这些欲望也会跟著变大,届时会失控。”

她建议,家长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可通过至少每天和孩子通电话,以这种联系让孩子取得对父母的信任。

此外,父母也可订下固定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与孩子建立信任,若缺乏信任,孩子会不知道怎么与父母相处。

她提醒,家长若长时间外地工作,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有些孩子会藉偷窃等行为来吸引父母的关注。

“此外,家长在新加坡工作,因为生活辛苦忙碌,会对孩子有所期待。但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或是不听话,彼此间容易产生冲突。这些孩子与父母长时间分离,认为父母不爱他们,双方相处会有很多冲突。

她语重心长劝告家长,城市化发展,家长习惯了快与效率,但亲子关系需要长时间建立,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们的。

孩子抱怨:妈妈下班就睡觉

9岁的小祥(化名)因为父母离异,各自组织自己的家庭,因此被安排与外婆同住。但由于他常在学校惹出许多问题,令家人十分头痛。后来,母亲将他送到24小时托管中心,他最期待的,就是父母的假期。

文静的小祥与托管中心其他同伴一同做功课,谈到与母亲的相处时,他说,因为母亲从新加坡下班后时间已晚,鲜少有机会交谈。

“我叫了一声‘妈咪’,但因为很迟了,结果妈咪跑去睡觉了。”

托管中心业者陈美施说,不少孩子的家长都在新加坡工作,通勤与工作时间长,因为生活压力与身心疲倦等因素,脾气也不太好。

“有时候孩子顽皮,家长也因为工作缺乏耐性,与孩子容易产生冲突。”

家长总是对著手机

她表示,有些家长回到家后,也鲜少与孩子沟通,总是对著手机。因此,他们也会举办亲子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参与。

“家长对生活要求高,唯有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虽然孩子曾透露想与父母生活,但许多家长仍无法放弃对生活的要求。”

同样经营托管中心的郑姓业者透露,很多孩子都期待父母能够在下班或是放假时能够陪伴他们。然而,很多时候,家长下班时间晚,身心疲累,鲜少与孩子交流。

“有些孩子会抱怨回家没有人陪他们说话,在托管中心反而还有同伴一起玩,一起做功课。即使周末一家人外出,餐桌上也是各自玩著手机与平板,缺乏亲子互动。”

他也透露,一些孩子小时候留在家乡由祖父母照顾,但当家长将孩子接来身边照顾时,因长时间分开生活,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

 

【留守系列】

上篇:父母越堤工作 留守孩子送托管

中篇:“每天都想念”孩子期盼父母陪伴

下篇:年轻人往外迁 留守老人需关爱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难抵杯葛潮 ? 柔州15间KFC分行暂停营业 

阅读全文
九洞肯德基分店外暂停营运,不仅大门深锁,更是在门前拉上警戒线。

霹州9间KFC暂停营业

阅读全文
图取自网络

9根钉子插在路肩 男子跑步踩钉受伤

阅读全文

社媒发帖讽刺首相发森林城赌场执照 警捕土团党领袖

阅读全文

“我这两三天睡不着” 拖车姐道歉

阅读全文

希盟国盟 早市相遇

阅读全文
住在托管中心内的小朋友,每天都要自己折被收拾床铺。(摄影:刘维杰)

【留守系列-上】父母越堤工作 留守孩子送托管

系列专题

留守系列(上篇)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下,每天埋头工作,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我们将生活奉献给工作。许多人因忙碌而对成长中的...

阅读全文
吴佳伦(左)和陈燕鸣(右)将身后的流动咖啡车开进古来大街的店内,经营咖啡馆,不再流动性卖咖啡。

【小夫妻创业】边驻唱边卖咖啡 音乐眷侣家乡筑梦

系列专题

小夫妻创业系列完结篇一句“我想要开一间咖啡馆”,一对年轻夫妇从一台流动咖啡车开始,开著车到处贩卖意式咖啡,去年底开始落脚...

阅读全文

【双福文学40】张依蘋摸索“浪漫主义”

系列专题

双福文学40系列9(完结篇)对一名作者而言,除了需具备书写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马华作家张依蘋尽管已踏...

阅读全文
吕育陶出版过3本诗集,包括《在我万能的想象王国》、《黄袜子。自辩书》及《寻家》。

【双福文学40】吕育陶用诗记录生活

系列专题

双福文学40系列8“即使在台湾,社会也养不起一个全职诗人。文学创作是我工作之余的一个嗜好,但我却用专业的态度对待业余的嗜...

阅读全文

【双福文学40】林健文探索诗歌美妙

系列专题

双福文学40系列7毕业于马来西亚工艺大学工业科学系的文学创作者林健文,曾创作超过300篇诗,虽然他是名工程师,然而文学就...

阅读全文

【双福文学40】翁菀君找对方式永续创作

系列专题

双福文学40系列6文学创作不是一条康庄大道,但只要心中的一团火还未熄灭,握在手上的笔也不会停下。马华文学创作家翁菀君在创...

阅读全文
林成兴认为,文学创作是条寂寞又迂回曲折的路,但只要以快乐而宽阔的心去思考,以平静祥和心态去书写,就可减轻挫折。(摄影:陈启新)

【双福文学40】林成兴勤耕文学之田

系列专题

双福文学40系列5被称为“素人作家”的林成兴(笔名:冰谷)退休前是从事农业工作,农业在他生命中占据重要部分,也几乎成为他...

阅读全文
王涛警醒不可被生活击倒,必须坚持,因为文学创作是生活甚至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双福文学40】攀文学高峰 王涛深层耕耘

系列专题

双福文学40系列4“文学是一辈子的事业,是我们生命的印记;要走上更高度的文学顶端,需要开发思想和艺术的高度、阔度与深度。...

阅读全文
对潘碧华而言,文字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礼物,她用文字记录著人生各个阶段的心情和想法,至今她已出版8本书籍。(摄影:伍信隆)

【双福文学40】潘碧华赞赏文字是最美好礼物

系列专题

双福文学40系列3马华作家潘碧华博士从文学创作中深有感悟,她说,文字是人生最美好的礼物。只要心不死,她会一直创作下去。潘...

阅读全文

【双福文学40】陈政欣用文字抒发“武吉”情怀

系列专题

双福文学40系列2(吉隆坡18日讯)槟城大山脚(武吉镇)虽小镇淳朴,但却出了不少文人,这里出生的文人都对这座山镇有一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