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10日讯)中国贵州一名高龄103岁老妇于1940年与黄姓丈夫结为夫妻,不料丈夫于1940年参军后辗转多地,1952年彻底失联。自此,老妇独守老屋,一生未改嫁,苦等丈夫80多年后,于日前过世。事后,家人发出讣告,强调将继承老妇的遗志,继续寻找黄翁或其后代。
《新闻晨报》报导,贵州一名百岁老妇杜虎珍苦等丈夫80馀年,最终还是没能等到,于3月8日妇女节当天去世,享年103岁。
报导指,两人于1940年结为夫妻,育有一子黄发昌(2022年已故),新婚不过三个月,丈夫便去参军,开始辗转多地。
杜虎珍的孙女黄丽英表示,祖父黄俊夫当年在自己母亲田氏去世回家奔丧时,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了出生才几天的儿子。

料理完他母亲的后事,黄俊夫又离家到遵义参加青年军招考,之后再也没有回家,最后一封来信的日期是在1952年1月15日。
据了解,黄俊夫当时在信中提到“发昌子的求学问题,不论家中怎样困难,你可教他求学为上。希望你把小孩子抚育成人,能深造,那你的德不知多大,余为返乡可以自己教他学习学问,不必你费心的,为人就是民族至上,教育至上。我们总有相会时…”。
自此,杜虎珍独守老屋等待丈夫归来,她曾说:“他答应过会回来,我就等到最后一刻。”
孙女说:“祖母不识字,生活过得很艰苦,白天做农活,晚上要织布、编草鞋,但她非常乐观,一直教导父亲和我们三兄妹好好学习,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黄丽英说,1978年镇上的中学招考4名老师,父亲黄发昌从报名的1000多人中脱颖而出,光荣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杜虎珍收藏的一张由遵义县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发出的证明显示,黄俊夫于1950年定居马来西亚,后迁至新加坡定居。
家属在讣告中提到,将继承老人的遗志,继续寻找黄俊夫或其后代。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