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州务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哈山早前宣布,若中央政府有意向森州买水供应予雪州及吉隆坡,森州可每天提供隆雪2000万加仑的水源。而2000万加仑水源,则相等于一亿公升(100MLD)水源。
马来西亚水务与能源研究协会高级经理林素芳指出,森州能提供的水源,对雪州庞大的用水量而言,显得有点微不足道。
她说,若要取消现有的整个配水措施,至少要在雪州每天提供43亿公升的食水。目前,雪兰莪河水坝的食水供应占雪隆区六成,每天水量达到25.8亿公升。
“惟,因天气干旱,水坝水位持续下降,以致于州政府与国家水务委员会决定减少释放水源,导致雪州商民受配水影响。”
“这也意味著,若要解除配水,就必须填补每天25.8亿公升的水源,即相等于2个冷岳河滤水站的水量;为此,‘向森州买水’,或多或少都能纾解尤其是森州与雪州边界的制水地区。”
储存水源再供应
她续说,森州政府可在距离雪州最近的莪莪河设置输水管,然后再将水输送至两州边界的滤水站,并导入水源至汝来,供给雪邦和加影等边界制水地区。
“如果边界地区面对制水的用户不多,雪州水供公司也可将多余的水量,导入中央受影响的地区,如此一来,便能有效纾解严重的水荒窘境。”
此外,她表示,根据2012年的官方数据,若以雪州每人一天用水量为235公升推算,一旦成功买水,预料共有42万5531的人口,不再面对制水问题;若每户家庭共有4名成员,估计则共有10万6382家庭受惠。
“换言之,若州政府同样采取‘2天制水、2天配水’措施,雪州水供公司可在2天配水的期间,将买来的一亿公升水源储存,再将之供应给2天后制水的地区。”
“这也代表,除了配水地区‘有水’外,制水的地区亦会相对减少,而受惠的人口则会‘双倍增加’,即从42万5531人的受惠人口,双倍提升到85万以上。”
“由此可见,虽然‘跨州买水’建议的水量微不足道,但有著一定的纾解成效,政府何不接纳建议,让人民脱离‘制水阴霾’?”
买水费用大 雪政府观望
尽管森州政府献议“跨州卖水”,惟,基于隆雪涉及配水的范围广泛,加上“大规模买水”恐构成另笔庞大开销,故暂且纳为“不考虑范围”。
据知,雪州政府至今对买水建议抱持观望态度,同时,部分受访的基层领袖亦认为,当务之急的是实施冷岳河第二滤水站计划,而不是依赖其他州属供水。
适耕庄州议员黄瑞林指出,据他所知,雪州行政议会及国家水务委员会(SPAN),将针对这项建议进行探讨。
“惟,雪州政府经过考量,发现种种理由突显‘买水制’并非解决水荒的‘最佳方案’,所以,截止目前,雪州政府并没为此而伸出橄榄枝。”
他提及,由于雪州境内,面对水荒问题的地区广泛,因此森州政府建议提供的2000万加仑的水源,并不足以应付庞大需求量。
他也说,最理想的应付方案包括增加人造雨和天气因素。
此外,无拉港新村村长欧慧君指出,“买水制”存在隐忧,皆因繁杂与庞大的“买水工程”,或将加重人民负担。
她认为,买水措施并非长远的解决方案,反之,雪州自身“拆招”方为上策,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其他州属。
她说,目前无拉港地区仍面对断续的制水问题,惟,有关当局已承诺,一旦河水的氨含量达到安全水平,即会终止配水措施。“与其买水增加负担,倒不如维持现状,直到州政府自行解决问题。”
另外,旺沙马朱第2区组屋联合管理层主席林清福表示,水供问题已被政治化,即使实施“跨州买水”也于事无补,雪州政府应严正看待第二冷岳河滤水站的计划。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