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区(Precinct7)涵盖的范围,包括占美清真寺、巴刹口(Leboh Pasar Besar)、中央艺术坊、大地宏图大厦、苏丹阿都沙末大厦、圣玛丽教堂和吉隆坡市政局剧场共7个地点,预料工程最先会从5月1日起,在占美清真寺率先动工。
尽管,介于鹅唛至十五碑之间的11个区,动工日期不尽相同,但预料部分会一起同步发展。而第7区被选为首个阶段启动发展的地段,主要是因为该区是国内外游客集中的焦点区。
吉隆坡市长拿督斯里阿末菲沙表示,很多时候,游客来到吉隆坡只想到武吉免登,希望透过“生命之河”计划,让游客回流至独立广场一带(第7区涵盖的其中范围)。
同时,他也呼吁业者放心,位于第7区中的11座遗产建筑物,绝对不会受到任何干扰或影响。
阿末菲沙是于今日出席“生命之河”第7区工程工作坊,与当地业主会面交流时,如是表示。陪同出席者,还包括负责设计河流改造总体规划的Aecom公司代表斯科特、吉隆坡市政局总监拿督阿敏诺丁、副总监拿督纳吉以及承包商代表利朱安等。
耗资总额达44亿
大吉隆坡(Greater KL)下的重点计划“生命之河”(River of Life),主要分成3个部分,即净化河流、美化河流以及推动河流沿岸的发展计划。大吉隆坡计划是首相早前推行经济转型计划中,拟定12项关键经济领域(NKEA)的其中一项入口点计划(EPP)。
涵盖全长110公里的“生命之河”,涉及雪州和吉隆坡,耗资总额高达44亿令吉。其中只是(吉隆坡)的第7区工程,所需的资金就高达1亿3000万令吉。
拿督纳吉表示,在“生命之河”计划当中,没有任何单位会被征用,但为了让路发展,目前市政局已暂时关闭联邦法庭路,预料此路在今年9月后,就会全面关闭。
他说,为了在未来保障行人和游客的安全,他们除了会在河道沿岸添加照明灯,同时也会在数个“黑区”,装上闭路电视。“市政局也已开始与河岸一带的业者合作,包括由市政局承担70%费用,业者承担30%费用,为河岸的建筑物重新油漆。目前,这项计划已在美丹巴刹推行。”
据了解,第7区(第一阶段)工程早前已完成招标,预料工程将于2016年2月28日竣工。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