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润强说,这项改道计划没有真正解决塞车问题,而仅将塞车地点转移至其他地区,证明有关当局并没有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据了解,沙登新村、大学岭及沙登岭的居民,为了不要走远路,都选择取道小路途经第14区后再回家。
“如今很多居民都直接取道新村路段回家,造成SK6/1路、BS3/1路及沙登柏兰岭一带都面临严重塞车,尤其在工作日时,塞车情况更加严重。”
“此外,亲善花园居民也深受影响,因为如果该区居民要前往沙登柏兰园,就必须要进行U转,十分危险。”
他抨击,道路安全措施不足,加上没有设立明显的指示牌,已造成当地交通混乱。大街如今已改成4条车道,但因为当地没有建设行人道或行人天桥,加上灯光不足,已对从住宅区跨越马路至对面巴刹的居民,构成性命威胁。
他认为,当局耗资3600万令吉展开这项工程,首阶段工程虽已完成,但却未有所改善。因此他希望行动党史里肯邦安州议员欧阳捍华能够清楚交代详情,同时也希望有关当局能设立完善的道路基设,包括兴建行人天桥及指示牌。
廖润强是于昨日傍晚巡视沙登大街交通时,如是表示。陪同出席者,还包括史里肯邦安联邦村委会主席邓金来、马华沙登区会副主席刘新金和马华沙登区会主席李德兴等。
10分钟变一句钟
亲善花园居民张俊杰(58岁)指出,从沙登柏兰岭下班后,他被迫受困在车龙中至少2公里。他说,过去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回到家里,如今被迫花上一小时的时间。他形容,车龙至少排至明皇酒店,情况相当严重。
此外,同样居住在亲善花园的居民刘美婷(34岁)投诉,曾试过取道U转路口前往无拉港,但前方却被大型罗里阻挡,由于罗里体积庞大,结果耗费不少时间U转,造成严重塞车。
“以前采用交通灯,只需要等5分钟就能驶出大路,如今改为U转系统后,需要耗时长达20分钟。”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