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市政局公共工程及排水组高级主任丘思成指出,本月12日的一场滂沱大雨,促使士曼丹转入大使路的左边车道,以及部分大使路发生罕见水灾。
“闪电水灾后,隆市政局相关部门即展开调查,发现吉隆坡捷运工程在5个防洪排水沟的洞口处,建设临时混凝石墩,导致排水运作受到阻碍。”
他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表示,被阻塞的5个排水处,正是大使路与士曼丹路交界处发生水灾的主要因素,排水沟被阻挡,导致排水流量仅达30%,另70%因无法排放和流入道路,造成水灾。”
“大使路的排水系统属于‘敏感地带’,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排水系统的操作,只能刚好应付现有情况;其中,Miva Furniture展示厅前方的排水构,已开始出现不胜负荷的迹象。”
“所以,当排水沟被障碍物阻塞时,即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加剧当地的水灾情况。”
提升排水系统
他进一步解释,按照该区的排水标准,若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60毫米,该地区就会陷入可能发生闪电水灾的“危险水平”。
“不过,根据水利灌溉局提供的资料,发生闪电水灾当天,当地从下午2时至3时的降雨量仅达26.5毫米,惟却因人为的‘阻塞’情况,导致水灾发生。”
丘思成说,为此,隆市政局已在本月20日发函予吉隆坡捷运公司,限时对方在7天内清除排水沟障碍物,以免再度发生水灾。直至前日,捷运公司已即时清除一半以上的石墩,相信他们会在近期内,完成所有的清除工作。
截至今日截稿时间,捷运公司仍未为此作出回应,不过,根据记者观察,建设在排水口被指引起阻塞的障碍物,大部分已被清除,拆除障碍物工程依然持续进行中。
丘思成续说,目前,隆市政局基础建设发展部已安排谘询工程师,重新设计并且提升当地的排水系统。
“若一切进展顺利,料能在9月进行招标。不过,目前面对的最大阻扰,或牵连到土地问题,不过当局会尽快去处理这些问题。”
提升水泵房解陈秀连路水灾
为解决陈秀连路的水灾情况,隆市政局已著手进行提升水泵房工作,预计今年6至7月可动工,并耗时一年的时间完成。
丘思成披露,陈秀连路属于低洼地形,发生闪电水灾的风险较高,然而,当地的水泵房已不敷使用,故当局将展开提升工作,以便在大雨来袭时,迅速排放雨水。
他说,目前,当地水泵房仅有3个水泵,惟,随著全球暖化,“气候极端化”现象导致我国的降雨量庞大,该水泵无法及时排放雨水,引发水灾。
“基于当地是低洼区,一般雨水会向低流,所以水泵运作须够快;为此,市政局将重建水泵房,将水泵提升至6个,当然周围的沟渠都必须提升,以便提高容量。”
他续说,目前,该工程已经招标,由于兴建水泵工程,将触及土地最底层,惟,该地底的石层极浅,而底下工程讲究技术且吃力,故预算最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工程。“同时,当局也会在施工期间,确保水泵系统如常操作。”
另外,针对半山芭汶莱区的水灾问题,他说,根据初步调查,大部分是因为沟渠问题所致,如沟渠坍塌和阻塞等问题。
人民勿乱丢垃圾
“此外,我们发现,沟渠阻塞是引起水灾的最大因素之一,如今,许多涵沟皆被树枝和大型垃圾阻塞,最后却将矛头指向政府,抱怨执法单位没有清除垃圾。”
他说,若人民不提高意识,继续“计划性丢垃圾”,即使再高效率的公务员,也无法解决沟渠阻塞所带来的水灾问题。
他直言,全球暖化的现象,即雨量大幅增加等情况,促使我国的排水系统务必要提升,惟,许多发展,包括底下电缆、水管等,皆达到饱和状态,所涉及的土地和技术问题,已非金钱就可解决。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