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社会工作者叶金发表示,他于上个月揭发班达马兰再也上城巴刹沦为非法垃圾场,市议会较后曾派承包商清理,惟不到3个星期,巴刹里又再度堆满垃圾!
叶金发今早再召开记者会表示,市议会在清理垃圾后,曾用黄色警戒线围绕著上城巴刹的出入口,阻止外人进入。惟,今早带领记者到现场视察时,多个入口的警戒线已遭扯断。
他表示,遭废置的上城巴刹建筑物,其建筑材料经已被不法分子拆除变卖;巴刹出入口的洋灰桥也遭不法分子的罗里毁坏,整个废墟也被草丛荆棘给围绕著。
“这座巴刹共有4个出入口,曾经有小贩在当地经营,可惜由于缺乏人潮,最后小贩搬光光,建筑物也废置。巴生市议会曾想重新规划当地,振兴发展夜市,惟一直无法执行。”
罗里载垃圾丢弃
他指出,遭废置多时的上城巴刹由于无人打理,草丛荆棘皆已高过一般人的身高,良好的隐蔽性导致不法之徒在巴刹废墟里丢垃圾、吸毒或从事不法勾当。
也是巴生市区流动小贩公会主席的他建议,有关当局应尽快将巴刹废墟重新规划,在上述地段打造早市和夜市,或将邻近的夜市迁入当地,有助舒缓住宅区交通堵塞的问题!
当地居民黄玉春(53岁)指出,有关废置巴刹位于班达马兰再也杨路(Jalan Young)旁边,是繁忙的交通路段,经常有许多罗里和车辆经过。
“根据当地居民透露,曾目击外来罗里于晚上7时30分至8时30分之间,将外来垃圾丢弃在巴刹废墟里,简直把这里当垃圾场。”
缺乏人潮小贩搬走
班达马兰上城巴刹在2002年竣工启用,巴生市议会原意是要以此有盖巴刹,安顿区内的非法小贩。岂料因地点问题,导致小贩业者搬到这里后生意并不好,加上租金问题以致乏人问津,小贩业者陆续结束营业后,巴刹荒废至今。
市议会曾多次提出多项方案解决此问题,包括提出让当地16间修车厂与商店暂时迁入班达马兰上城巴刹营业,惟因搬迁条件谈不妥,搬迁计划迟迟未进行。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