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5日讯)尽管国内积极推动有机种植发展,但在转型有机种植的过渡期有两大挑战拦路,如果农民克服不了,就会打回原形回到化肥农药的惯性种植。
地球标章(Earth Tag)有机认证专员林楚芳指出,农民首先需要克服技术问题,因为之前使用化肥造成泥土硬化贫瘠,以及无法喷洒农药也会引发较多虫害。
她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说,在过渡期间,农民必须适应不用农药及化肥,同时需要投入很多心力解决技术问题如复原土壤、准备缓冲区、处理虫害、改进技术、购买符合条规的有机肥料等。
她解释,有机种植讲究养土,健康土壤才能种出健康农作物,因此农民在过渡期须以轮作、间作方式,让土壤恢复生气及微生物活跃。

“轮作不同种类农作物可达到土壤生态均衡,如交替种叶菜、瓜果类、豆菜等,再放一些有机质,土地可以恢复生气。虫害也可以透过轮作和间作来控制,间作则是在主要农作物旁种葱、蒜等植物,可驱赶害虫。”
林楚芳提到,农民也需要克服心理问题,因为转型初期可能土壤肥分不足及虫害问题未解决而产量歉收或蔬菜卖相不佳销量低,这些会打击农民对有机种植的信心。
她说,一些农民抱著太高期望,设想有机种植必定很赚钱,却没有心理准备前期可能收入大减或无收入状况,若出现非预期状况会信心动摇而重新喷农药。

此外,林楚芳指出,短期农作物的有机转型期为2年,长期农作物则3年,每个农场申请有机认证时都必须经历有机转型期,农民在这段期间须依据有机标准实行耕作。
然而,她说,大多数的有机认证标准没有提供转型期证书包括政府推出的MyOrganic认证,这期间农民只能以普通蔬果售卖收成,偏偏有机农民最艰难时刻是在转型期。
有鉴于此,她说,地球标章除了替农民进行有机认证,也提供“有机转型期”认证,只要化验审核没有农药残留物,农民可先获得“转型期证书”可在有机商店售卖收成,减轻财务和心理压力。
她提到,地球标章团队也会提供技术咨询及辅导,陪伴农民跨过转型期困境,同时也凝聚有机农民,彼此间互相分享及互助,创造健康种植环境。
延伸阅读:【有机发展系列2/4】严格稽查本地有机农场 农民须完整记录生产线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