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对吸毒者与身边的人而言,戒毒都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前吸毒者麦添华与妻子黄月莉却视“助人勒戒”为己任,在峇株巴辖成立女子改造康复中心,为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女性学员,提供生活庇护。

“相较予男性吸毒者,女性吸毒者的心灵更为脆弱,在勒戒过程中,她们更难接受自己曾经吸毒的过去,需要更多的爱去包容她们。”因为热衷于信仰,黄月莉更懂得用爱去对待曾是社会边缘人的吸毒者,给予她们肯定与接纳。

专门协助女性摆脱毒品及精神困扰的伯大尼福音改造康复中心,成立于2009年11月,是全国4家协助女性勒戒的中心之一,在过去6年来,帮助了至少11人成功重返社会。

伯大尼福音改造康复中心提供长达24个月的“灵理治疗”课程,主要帮助勒戒、精神困扰及轻度智障的女性,在不依靠药物的情况下,慢慢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学员也会替工厂车衣,赚取收入。
学员也会替工厂车衣,赚取收入。

女性勒戒过程煎熬

中心负责人黄月莉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管理一家协助女性勒戒的中心非常难,全马目前只有4家女性勒戒中心。

她说,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吸毒过程中较为吃亏,她们在改造的过程中,较难接受自己阴暗的过去,也不易向他人表达情绪,自残的机率较高。

“所以我们就付出更多时间及耐心,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去填满她们心灵上的空虚。也因为是福音组织,我们透过信仰的力量,引导她们正面思考。”

根据全国反毒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吸毒者近年来不断攀升,从2012年的1万5101人增至2014年2万1227人,其中吸毒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女性吸毒者数量也日趋增多。

改造康复中心学员平日也会承接散工,协助减轻中心的经济负担。
改造康复中心学员平日也会承接散工,协助减轻中心的经济负担。

少年易踩“地雷区”

令人染上毒瘾的原因有很多,黄月莉认为,青少年的社交圈子不单纯及网络普及化,皆是造成吸毒者越来越年轻的原因。

她透露,中心在成立初期,只有2名学员接受改造治疗,过去6年来,学员人数已增加至30名,其中最年轻的学员年仅16岁。

“我与丈夫(麦添华)也曾接触过一宗青少年吸毒案,染上毒瘾的男孩只有14岁。”

她表示,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受到朋友影响,一旦身边有人吸毒,或是引诱其吸毒,就容易让他们被好奇心驱使而试毒。

她也指出,网络的便利,令青少年更容易误踩“地雷区”,只要打开网页搜索,就能获取与毒品相关的资讯,包括炼毒及购买毒品。

“女性则会误信吸毒能减肥的传言,选择以毒品‘代替’减肥药,再加上对毒品知识不足,她们会觉得少量无害,惟现在的软性毒品,只要吸食一次,就会对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

学员自制拉环手提包及珠串饰品售卖。
学员自制拉环手提包及珠串饰品售卖。

丈夫嗜毒17年 靠信仰摆脱

黄月莉的丈夫麦添华曾是嗜毒者,夫妻先于2008年创立男子改造康复中心,翌年发现女性边缘人也需要一个“避风港”,即接著创立女子改造康复中心。

麦添华分享,自己依靠信仰的力量,脱离了沉沦长达17年的“毒海”,因此深知摆脱毒品不易。

“吸毒时,就好像是被毒品控制了生活,没钱买毒品时就去偷,之后我也因贩毒入狱,最后一次还被打了两鞭,但最难的仍是戒毒。”

麦添华在成功戒毒后,积极投入福音勒戒的改造行列,并希望能够协助更多边缘人重获新生。

学员“再生父母”夫妻俩异口同声强调,无论是男女学员,只有通过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及信任,用更多的爱去包容他们的过去,才能更有效地协助他们重返社会。

未育有孩子的麦添华及黄月莉,在中心内被称为“阿爸阿妈”。

这足以说明,夫妻俩所给予的关爱,让学员即使在中心生活,也犹如在家般温暖自在。

生活有规律 训练责任感

来自新山的马婷婷(化名)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因为身边朋友的关系,自己16岁时就已接触毒品,之后在父母“又骗又哄”下,才在一年半前到改造康复中心,接受勒戒治疗。

她说,那几年,自己与家人的关系非常不好,经常夜不返家,尽管吸食毒品的次数不多,却也出现幻听。“我在最近两个月,才开始停止服用医生开出的药物,现在也不会出现幻听,而且在中心的生活很有规律,‘阿妈’会让我负责一些事情,训练我的责任感。”

她也劝请青少年勿因一时贪玩,或是受朋友影响而轻易尝试吸毒。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示意图。

800员工还在上班 科技公司老板烧光40亿跑路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卡车横载木材超出车体 17岁女骑士闪避不及当场丧命

阅读全文

郑俊弘何雁诗首度公开儿子患罕见病“天使综合症”

阅读全文

肛门塞近1公斤黄金走私 印26岁空姐长相曝光IG紧急关闭

阅读全文

又有树倒!

阅读全文

王室成员保镳涉打人案 警传司机录供

阅读全文

孩需乾净水

教育

水是人类生活中的必须品,但在某些水源匮乏之地,干净的食用水却可望不可及。为了让孩子能享有干净水源,世界宣明会推动,“孩有...

阅读全文

森林认证 迈向永续

教育

爱护资源、节省用纸,这些话大家从小听到大。虽说动作小但力量大,将木材资源系统化,并以永续的方针经营,才是生态维护的唯一方...

阅读全文

硬知识 软教学

教育

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皆是需要实践硬知识/原理的科系。惟目前的教学方式单一,让不仅学生,甚至教师都感乏味,大马教师特别...

阅读全文

本土绘本 启航啦!

教育

说到绘本,亚洲人或许会想起日本、韩国的绘本著作。其实,马来西亚也有著许多有趣的题材可以作为绘本的内容,在有心人的努力下,...

阅读全文

玩水的小孩会健康

教育

随著早期教育的发展,雪隆一带的婴儿水疗中心也逐渐增多。水疗对成人来说或许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但对宝宝而言却是有利于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

植物方舟

教育

当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环境保护者必须与生物灭绝的速度赛跑,为这些植物寻找繁衍、延续生命的方法。台湾屏东辜严倬云热带植物保...

阅读全文

小学生自创毕业曲

教育

毕业歌,是典礼感人桥段之一。你还记得,小学毕业时唱的是什么歌吗?《朋友》、《祝你一路顺风》还是《分享》?这些都已经过时,...

阅读全文

寓教网游新概念

教育

教学与线上游戏合为一体,其实也是一种教育。这种创新的教学概念,为教育界带来强大的震撼。台湾亚洲大学(Asia Unive...

阅读全文

环境造就好口才

教育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好的语言、好的沟通技巧,才能让孩子的生活更加地健康快乐。语言,关秀娟的强项。她是好口才语...

阅读全文

奏梦旋律

教育

他,一度被打上“音痴”的标签;他,在不懂音乐的家庭中成长,却凭著才能与技术屡屡获奖,成为国际有名的音乐神童。曾宇谦有著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