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8日讯)日常生活中的节省若不当,可能换来沉重的健康代价!医生透露,曾接诊一户人家,全家3人先后罹患肠胃道癌症,极可能与长期摄取剩菜所含有的致癌物质有关。
台湾血液肿瘤科医生廖继鼎分享行医30年的经验时提到,不少病患罹癌的背后,其实与“省钱”心态有关,为了省钱而罹癌的病例也见过不少,例如常吃隔夜菜的人。
以常见的剩菜为例,虽然放入冰箱看似安全,但细菌与化学物质仍可能在保存过程中悄悄滋生。他指出,冰箱虽然能延长食物保存期限,但仍不能完全阻止细菌的孳生,特别是绿叶蔬菜,经过隔夜储存后容易释出亚硝酸盐,若再与富含胺类的食物(如乳制品)一同食用,会进一步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高度致癌物质。
他提及,曾经接诊一家三口罹癌的案例,该家庭经常吃剩菜、剩饭,结果接连罹患胃肠道癌症。他分析,很可能与这一家人的用餐行为相关。
他感叹道:“我真的遇过太多为了省小钱的错误饮食方式,而罹癌的个案,让人惋惜。”
除了饮食问题,廖医生也提醒,日常烹饪时若过度追求节能,恐反伤呼吸系统。他指出,有些人在炒完菜后为了省电而立刻关掉抽油烟机,却忽略了此时厨房仍有大量的油烟及有害物质。
他建议:“为求肺部健康,应在烹煮前就先打开抽油烟机,烹煮后也应再持续运作3到5分钟。”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