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13日讯)经过3年的讨论,世界卫生组织(WHO)成员国于周六(12日)就如何应对未来的大流行病达成原则共识。不过,美国并未参加这场协调谈判。
世卫谈判会议联合主席告诉法新社,这项协议标志著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一大步。
法国驻世界卫生组织大使安普鲁表示:“我们原则上已经达成协议,最终版本仍需得到各成员国批准。”她补充说,代表们将于周二(15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对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防疫、应对与准备协议》的文本进行最后修订并确认。
该文本内容预计将于5月底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WHA)上,正式获得世卫全体成员的最终批准。
历经近24小时马拉松式讨论后取得这项突破后,现场响起与会代表长达数分钟的热烈掌声。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你们都是创造不可思议历史的一份子。”
他形容这份协议是“给我们子孙的一份珍贵礼物”,并在整晚与代表们一同协商直至达成共识。他也在社交媒体X上感谢代表们的坚持与努力。
技术转移是主要症结
多位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谈判主要症结之一是第11段条款,该条涉及与大流行病相关的卫生产品的技术转移问题,尤其是如何惠及发展中国家。
拉丁美洲国家强烈要求促进技术转移,因为在新冠疫情(COVID-19)期间,他们曾批评富裕国家囤积疫苗和检测试剂,导致资源分配不公。
但部分拥有大型制药产业的国家反对强制性技术转移,坚持应采取“自愿性”转让。
一名代表说,这一问题已经解决,但截至当地时间周六(12日)下午,最新版本的文本尚未对外发布。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月回锅白宫后,削减了美国对国际援助计划的资金,并表示将退出世卫,使得美国在这次重要谈判中缺席。专家指出,这可能削弱全球公共卫生监测与应对能力。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