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儿子时,我还以为他脸上的红红的,只是生产时留下的痕迹……”庞琂予(JE PONG)缓缓说著。当时刚结束剖腹产的她,因对麻醉药产生过敏反应,全身颤抖,意识模糊,“我只来得及看宝宝一眼,护士就抱走了。”
直到隔天清晨,宝宝被推进病房时,脸上的红印仍未消退,她主动询问医生,却接连得到不同的回复:“一会儿说是生产时的压痕,一会儿又说是‘鲑鱼斑’,后来又被判定为‘葡萄酒色斑’。”
庞琂予坦言,那段时间的情绪如同过山车般剧烈起伏,“医生每次的解释都不一样,我根本不知道该相信谁。”
她解释,鲑鱼斑属于新生儿常见的红色胎记,会随成长逐渐淡化,通常不需治疗;但葡萄酒色斑则属于血管异常,不会自然消退,有时还可能与青光眼或神经疾病相关,需长期医疗追踪。
原以为只有脸上有红斑,直到入住月子中心、帮宝宝冲凉时,她才惊觉:“全身上下都有胎记。”
“是不是我害了他?”母爱中的自责与追问面对宝宝与众不同的外貌,她不禁自责,“是不是我在怀孕期间做错了什么?是不是我没照顾好自己,才让孩子变成这样?”
庞琂予回忆,怀孕期间她和老公的新家正在装潢,有长辈推测胎记与油漆味有关,“虽然知道这说法没有根据,但那时的我真的会想,是不是一切都是我的错。”
她透露,怀孕时曾做过唐氏症筛检,确保宝宝健康,但从未想过会遇上这样的“胎记宝宝”。她甚至反思自己过去总对著肚子里的孩子说:“你健康就好,不用太帅。”语毕,语气里浮现一丝苦涩。“有时候话真的不能乱乱说。”
不只是外观,可能牵动更深的医疗忧虑
她心中不安的不仅是胎记本身,更是潜在的健康风险。随著她在社群平台分享儿子的故事之后,她收到一则私讯——一位妈妈的孩子也有类似的胎记,当红斑蔓延至眼周后,竟被诊断为青光眼,最后导致失明,“我知道之后,立即安排专科检查并持续追踪。”
庞琂予坦言,孩子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刻意避开公开分享。“我不是不爱他,而是太在乎。怕他被指指点点,怕照片被传开,怕人说三道四。”甚至为了避免他人关注,她会为儿子开美颜、挑角度、选择长袖衣物。
她还记得,有一次外出时,一位小朋友指著她的孩子问:“阿姨,你捏他了吗?为什么他的脚黑黑的?”虽是童言无忌,却让她深深难过。“我开始想,等他长大后,如果因为这些胎记在学校被嘲笑、被霸凌,我该怎么办?”
现在,儿子快两岁了,天天笑得灿烂,活泼开朗。庞琂予也逐渐从自责中走出来,开始学会接受这个“不一样的孩子”。“有时候我看他笑得这么开心,我就在想:其实,孩子快乐就好,不是吗?”
她坦言,公开儿子的故事后,涌入大量私讯和留言,有人谈胎记、自卑、罕病、失亲、甚至流产。“我以为我很孤单,直到我看见这么多人也在经历‘不完美’的人生。”

“不完美”,其实是一种更深层的完整
这些故事给了她勇气,也启发她写刚推出的歌曲——《不完美的昨天》。庞琂予反问:“所谓的‘不完美’,是谁定义的?因为和多数人不同,就代表不完美吗?会不会其实,他们才是另一种形式的完美?”她希望社会能更有包容心,少一些标签,多一些理解。“我们无法选择孩子会是什么样子,但我们可以选择,用什么方式去爱他。”
庞琂予说:“每个妈妈都会经历对孩子的担心,尤其当孩子不符合‘期待中的样子’。但只要他健康快乐,我们也要学会快乐。”
这份爱,不需要完美,它本身就已经够美丽了。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