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著"涨"字在2022年被选为年度汉字,2023年的年度汉字变成了"贵"。这一选择直观地反映了国民连续两年对物价普遍上涨的深刻感受。 "贵"字不仅仅是对商品价格的描述,更是对生活成本的真实体验。这象征性的选择折射出社会对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经济问题的关切,也呼应了普通人在面对涨价压力时的日益增加的担忧。
国际局势方面,欧洲和中东相继爆发战争,但全球金融市场在新冠疫情后表现出相对的韧性。金价因各国央行积极吸纳而突破历史新高,站上2000美元以上。然而,全球金融事件中,FTX和硅谷银行的倒闭以及瑞士银行瑞信集团濒临倒闭的情况响起了警钟,使全球投资者更为谨慎,却不影响美股上涨。
回顾马股过去一年,13个板块中有7个上涨,6个下跌。代表大市的富时吉隆坡综合指数全年下跌2.73%,这已是第三年持续下跌。在富时吉隆坡综合指数的检讨中,科技股巨头益纳利美昌被剔除,由西港控股取代。然而,在半年后,西港控股和油气股巨头戴乐集团又被公用事业板块的杨忠礼电力和杨忠礼机构取而代之。尽管这两支新成分股涨幅超过2倍,却未能抵消金融服务板块微跌1.2%对指数的影响,主要因为金融服务板块在富时吉隆坡综合指数占比超过三成。
除了杨忠礼电力和杨忠礼机构,与柔佛州发展和数据中心相关的吉星机构、UEM阳光、依海城和MN控股等涨幅超过一倍。
在2022年因"疫情红利"消失后,科技和医疗保健板块表现垫底。科技板块去年的跌幅少于1%,而医疗保健板块上涨接近10%。
2023年在科技业崛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短短5天吸引了一百万用户带动了美国科技巨头持续上涨,不过马股因缺乏与生成式相关的科技股,故马股上市的科技公司犹如"缺席"上涨行列。
以大市指数作为基准,只有3个板块表现逊于大市,即消费产品和服务、工业产品和服务以及通讯和媒体,下跌幅度介于3%至6%。此外,有3个板块的涨幅录得双位数上涨,介于25%至52%,以公用事业板块逾50%的涨幅领涨。尽管2022年以10.27%的涨幅领涨的能源板块仍然上涨,但由于其他板块上涨幅度更大,导致其排位下滑。
首发股:Mercury证券异军突起
在去年首发股方面,有32家公司在大马交易所上市,略少于2022年的35家。其中,2023年首发股中有3家业务独特的公司,分别是首家医美公司DC医疗、首家燕窝商MYMBN公司和首家高尔夫球装备连锁零售商MST高球集团。这些不同业务的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参与不同行业的选择。总体上看,创业板上市公司在首日表现优于主板上市公司,可能是因为投资者更偏好发行价低于50仙的股票。
在所有首发股中,来自金融服务板块的Mercury证券表现突出,稳步上涨,以上市以来最高价挂收,是发行价25仙178%的溢价,该公司在上市首日市值和年终市值的增长中居首位。Mercury证券的卓越表现似乎打脸了认为证券行业是夕阳行业的观点,同时也反映了投资者对马股在2024年表现感到乐观。
总而言之,投资者必须了解和把握不同板块的特点、周期性以及风险因素,将有助于更有效地构建投资组合。板块投资不仅可以提高资产的分散度,降低整体风险,还有望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实现更好的回报。板块投资为马股投资者所带来的机遇再次验证"选择比努力重要"的硬道理。诚然,大市表现逊色不代表整个马股都不值得投资。投资者不应该自我设限,对马股存有负面的印象而错过各种机遇。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