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资产配置系列文章的最终篇,根据读者的回馈及过往执业时的经验,老萧列出了投资人对资产配置这个课题,5个常见的疑问及迷思,并提供自己的想法与解答作为参考,让大家无论身处何种财富阶段,都能找到安心入睡的投资之道。
问:资产配置只有有钱人才需要考虑吗?
答:资产配置并非有钱人的专利,就算是小资族,也能够运用资产配置的基本原则,那就是理性、科学地管理风险与波动。大家会有这个迷思的原因是,假设资产规模只有1万令吉,全数投资在股票的朋友,在遇上剧烈、股价腰斩的股灾时,其帐面亏损为5000令吉;而资产规模100万令吉的投资大户,面对的帐面亏损则是50万令吉,损失 5000和50万,两者的忧心程度可能因为金额大小而呈现巨大落差,而非资产规模。以这个例子来看,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其实是“求心安”,所以资产配置的核心是让自己能够在投资回酬与波动大小之间,取得一个适合自己,“在每个夜晚都能睡好觉”的平衡。
问:资产配置就是分散投资,买越多种类的基金越好吗?
答:其实不然,资产配置的核心应该是“有效”的分散,而非盲目地购买多种类型的基金。
举个例子,老萧为许多投资基金多年的客户检视其投资组合时常发现,他们拥有许多性质相同的基金标的,如布局在大马蓝筹股的多档基金,它们之间高度相关,并不能真正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简单来说,买入很多档大马股票基金,和买入一档大马股票基金和一档债券基金,其实后者才是真正做到“有效”的资产配置,因为前者在股灾爆发时,很可能所有基金齐齐暴跌,损失惨重;但后者由于是低或负相关的资产类型,当股票下跌时,债券通常能发挥避险作用,整个投资组合的波动程度会显著降低,为您提供宝贵的喘息空间和再平衡的机会。
问:资产配置就是买股票和债券这么简单吗?
答:对90%的投资者来说,其实是的。只考虑股债配置确实是很好的开始,因为股票和债券是资产配置的两个核心组成部份,但当投资者随著资产规模的扩大,或者想要做到极致的风险分散,当然可以纳入更广泛的资产类别。不过必须注意的是,其实并不存在“最佳”的资产类别和比例,一切视以投资人自身的能力圈、时间精力及风险偏好出发,例如你根本不了解虚拟货币的底层逻辑和风险,仅因别人说好,你就硬要将其纳入自己的配置,反而导致自己的投资不确定性增加,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问:除了股与债,会建议将黄金纳入资产配置吗?
答:除了上一题提到的能力圈考量外,“有效”的资产配置,还必须考量到纳入的资产类别,是否为长期上扬的资产类型。像是股票及债券,通过数百年历史的验证,是趋势长期向上无误,但像是商品(Commodity)型资产如黄金,却属于单纯因供需、地缘政治和市场情绪产生价格波动的类型,并非稳定增长的生产性资产。
黄金价格在2020年左右开始暴涨,原因是新冠疫情及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就是指当全球多国战事、纷争不断,就会导致被视为避险资产的黄金价格走高,这也是为什么过去5年金价暴涨了约88%。但是在2020年以前,金价其实在7年左右的时间内(2013-2020),是处在持续低迷的状态的(没什么国家在打仗)。
是否应该将黄金(或其他如白银、原油)纳入资产配置,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但以避险的角度来说,要做到避险必须是发生危险前就买入;在危险发生、金价已经暴涨后才入手,很可能就会跌入“追高杀低”的陷阱,以此时此刻(2025年7月)来看,黄金价格的上涨空间成疑,大家请仔细斟酌。
问:除了股与债,会建议将房地产纳入资产配置吗?
答:与黄金不同的是,房地产通常被视为长期上扬的资产类型,且价格走势与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相关性通常较低,甚至在某些时期呈现负相关,有助于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波动性。因此,当资产具有一定规模的投资者,将房地产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份是可行的。
在通膨环境下,房地产通常能提供一定的保值甚至增值能力,因为租金和房价往往会随通膨上升。除此之外,投资型房地产可以提供稳定的租金收入,类似于债券的定期利息支付,能为投资组合提供现金流支撑。
然而,相较于股票和债券,房地产的买卖过程耗时且成本较高,流动性较差,并需要直接持有房地产需要处理租户、维护、税务等问题,加上单一房产受地理环境、市场供需及国家政策影响要比金融资产来得更大,选择并买入某个优质房产的难度,在老萧看来,对普通人来说,其实比挑选个股和基金的难度来得更高。
所以,如果还是看好房地产并想将其纳入配置,可以考虑产业投资信托基金(REITs Fund,简称产托基金)。就像债券基金是买入一篮子债券,产托基金是一种流动性较高的投资方式,让投资者可以间接投资多种房地产项目,享受租金收益和资产增值,同时降低直接持有房地产的管理负担和流动性风险。
投资的道路漫长而充满未知,市场的起伏、经济的变幻,都可能让我们的资产面临挑战。然而,透过这几篇文章的探讨,老萧希望大家能意识到,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并非毫无章法。资产配置并不是追求一夜暴富的捷径,也不是保证永不亏损的灵丹妙药 ,它更像是一张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投资地图”,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能力圈,构建一个真正能让自己安心、稳健前行的投资“航线”。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