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末,LinkedIn平台上曾出现一则令人发指的招聘信息,其发布者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公告内容称,新加坡某所义安理工学院党支部正急寻能够胜任“支部副书记”与“支部秘书”两个职位的合适人选。

须知,共产主义活动在新加坡历来为大忌,依据内安法令,此类言论均可依法处置。果不其然,该招聘帖文便从LinkedIn平台上被迅速撤除,而那自诩“中共青年团”背景的账号亦随之消失。至于该账号真实性如何,或是否纯属恶作剧,众说纷纭,尚在查证。

公告中详细列明了“义安理工学院党支部副书记”的职责:协助书记推动党务工作及海外拓展,要求应聘者具备政治敏锐性与卓越的组织协调才能;同时须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必须为中共青年组织的正式成员。

针对这一事件,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随即向媒体澄清:招聘公告中所称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境内并不存在,并敬告公众,此信息明显属于虚假谣言,不宜轻信。

疑点重重与真相探析

尽管LinkedIn原始文件已被删除,主流媒体报道亦仅曝光了截取的部分内容,申聘要求的细节难以辨识。然笔者通过检索新加坡各大交流平台(如reddit)后,仍找回全文。在查证后,公告中应聘的其一条件确实要求须具有中共党员身份。

但对广大民众而言,他们仅能从网络媒体的片段截图中获知:发布者署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而非“中国共产党青年团”。正因如此,不少新加坡民众对此产生疑问:为何大使馆对此反应模糊,明明帖文署名为前者,却被大使指鹿为马为后者?

笔者与研究中国大陆政治生态的友人闲谈后,我们认为此帖文颇具以假乱真之妙,极可能出自熟谙中国政治文化之人士一番戏谑之作。我们更觉得,大使馆若能详尽披露党团运作机制,既可斩断虚假信息的滥觞,也可更有效消解新加坡民众心中的疑虑。

共青团全称正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其宗旨与中国共产党虽有紧密联系,但两者身份性质并不等同。共青团主要面向14至28岁之间的青年,其成员多为在校学生和初入职场的普通青年。成为共青团员却并不意味著便具备中共党员身份,尽管团员会接受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培训,需待条件成熟后方可申请入党。

朋友戏言党员早已具备入党“毕业”资格,却还需回国担任海外支部青年团负责人固属荒谬。再者,其领导机构为“团支部”,其负责人职务亦称“团支部书记”,而非所谓“党支部”或“党支部副书记”。况且,既然支部副书记与秘书为团内干部职务,一般情况下只会通过内部会议遴选与审核,何来对外公开招聘之举?该帖文实际漏洞百出,若大使馆能详尽阐释党团内部运作的实情,必能更好地为公众破疑释惑。

对大马警示与深思

自LinkedIn上公告首发之时,许多新加坡民众便果断向警方举报,当地内政部亦迅速立案调查,事态严峻。试问,一个仿冒共青团的虚假招聘信息,马来西亚为何需要高度警惕?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均奉行反共立国,而至今,围绕马共与中共议题在两国仍为极为敏感的话题。尤其是马来同胞对此类信息反应尤为激烈。虽然自加沙冲突爆发以来,中国积极为巴勒斯坦发声,使同为穆斯林群体的马来同胞内心倍感激动。一个近期民调显示,马来人与印尼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首次超越美国,看起来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介入有关。

但与此同时,诸如槟城钟灵、“关公节”举中国国旗事件,乃至中式烧烤店内陈列毛泽东肖像与餐具等现象,又不免引发马来网民对共产主义在马来西亚蔓延的不安与担忧。

正是基于这种矛盾心理,笔者认为,新加坡这一假信息事件正是一记警钟,预示著马来西亚亦需提高网络平台信息甄别与舆论监管力度。倘若未来马来西亚LinkedIn平台上出现类似恶作剧式的招聘信息,而华社能迅速识破其中荒谬之处并果断举报,必可在第一时间防止事态扩大,免引发民众敏感神经的集体担忧,从而防止马来社会步入“赤化”风险的险途。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没钱论”被批无知傲慢 美名嘴回呛安华:你们几乎快吃不上饭了

阅读全文
庄福仕直言孩子虽已不在了,但看到他的努力没白费,还是很欣慰。

庄愷桁SPM成绩达标 父亲考虑亲赴坟前告知成绩

阅读全文
旅游巴士失控波及两辆轿车复冲向反方向车道,现场一片狼藉。

旅游巴士失控撞分界堤复冲向反方向车道 波及2车酿一伤

阅读全文

日网疯传东京426发生地震 预言家:毁灭级大灾难

阅读全文

彭亨将迎来首个国际火箭发射站【东方头条】2025-4-25

阅读全文

天然气管道如“计时炸弹” 民众:缺乏共存知情权

阅读全文

陈启华:陆兆福减列车故障72%

八方论见

陆兆福在2022年12月3日被首相安华委予重任,担任团结政府的交通部长。短短的两年内,他成功将包括轻快铁(LRT)、捷运...

阅读全文

蓝记华:生死抉择与顺其自然

八方论见

生死是老生常谈话题,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论题,很难有个“标准正确”的统一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要求、认知、感受,各有不同而有所差...

阅读全文

张溢豪:KK便利店风波背后大马政治与种族困局

八方论见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清真袜子”事件,今年的清真认证风波都在提醒我们,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如何处理...

阅读全文

陈启华:安华破独中拨款记录

八方论见

2025年1月11日,首相安华在槟州首长曹观友、内阁部长陆兆福、法丽娜、倪可敏、沈志强和郑立慷的陪同下,风尘仆仆的到大山...

阅读全文

萧宏达:为什么台湾立法委员要打架?

八方论见

说到台湾立法院(国会),很多人最先联想到的可能就是立法委员“全武行”的场景。无论是堆叠椅子封门、抢占主席台,还是激烈的肢...

阅读全文

柯福特:西方国家推动性别平权,东方世界该如何看待?

八方论见

随著全球社会对性别平等问题的日益关注,西方国家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从教育、就业到法律体系的变革,西方国家...

阅读全文

曾达卫:马华卖乖却占不到便宜

八方论见

1月3日, 马华中央宣传局发文告表示,将于1月6日在布城司法宫举行的“声援纳吉大集会”,呼吁各阶层领袖与党员一同出席集会...

阅读全文

赖芊翠:一处乡村一处例

八方论见

翻阅新闻,读到徐娇在长沙看见有人在室内抽烟而引发事故的新闻。这让我想起在长沙的那几天,也是遇到过同样的情景。某日早晨在星...

阅读全文

曾达卫:伊党的司马昭之心

八方论见

伊党霹雳州主席拉兹曼在12月22日举行的“拯救马来西亚”集会上演讲时向TikTok用户喊话,表示伊党的优先任务是要争取在...

阅读全文

谢委谒:误判

八方论见

甄子丹主演的最新电影〈误判〉中的一句台词让我感到深深震撼:“执法,只是司法程序的开始,任何一道微小的裂缝,公义都会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