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美互惠贸易协定》引起热议。魏家祥批评政府“出卖主权”。他将《马美互惠贸易协定》与《美柬贸易协定》作为对比,他指出在保障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方面,柬埔寨被视为外交突破,马来西亚签署类似条款,就是“被美国欺负”。

事实上,答案恰恰相反。

在国际局势瞬息万变、经济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主权”一词常被政治人物高举为旗帜,成为动员情绪的工具。然而,真正的主权并非抽像的口号,而是国家在外部冲击中,能否维护自身利益、稳住经济与民生的综合能力。正如一句话所言:“能稳住出口,这才是真正的主权。”

一个国家的尊严,来自经济的韧性与社会的信心,而非喧嚣的言辞。若国家一穷二白,即便再高喊“独立自主”,也难以赢得真正的尊重。相反,能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稳住出口、吸引投资、保持货币与物价稳定,才是实质的主权体现。

过去两年,马来西亚在全球经济波动与地缘政治分化中展现出少有的稳健与清醒。团结政府以务实取代对抗,以政策韧性取代意识形态争吵,在贸易、投资、财政与社会政策上保持平衡。这种路线或许不够激进,却更显难能可贵。

从半导体到绿色能源,从电动车到高端制造业,马来西亚的出口结构正逐步升级。政府稳住投资信心、吸引外资布局,意味著我国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种以经济为先、民生为重的思维,正是“小国也可以有智慧”的写照。

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但也必须认清国力的现实。所谓“我们没有大国的命,就不要得大国的病”,是一种政治成熟的体现。国家不必以对抗证明主权,而应以稳健治理赢得尊重。懂得自我定位的国家,才能在强权博弈中生存。

外交上,马来西亚坚持独立自主、不选边站;经济上,稳步推进投资与财政改革。这些决定不是“妥协”,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抉择。主权的本质,不在逞强,而在于能否在压力中守住底线,在合作中争取空间。

所谓“弱国无外交”曾被视为铁律,但马来西亚证明了另一种可能:小国若有智慧、有信誉、有政策连续性,同样能在国际体系中发出有份量的声音。例如马来西亚在今年主办东盟峰会,顺利完成接待与成果签署,赢得区域与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主权不是孤立的姿态,而是国家整体治理能力的总和。真正的主权,体现在能否让人民在全球动荡中仍有稳定的饭碗、可负担的生活与可期待的未来。

因此,当部分政治人物以情绪化言辞炒作“国家主权”时,我们更应冷静思考:口号不能填饱肚子,情绪不能带来订单。稳住经济、稳住民心,才是主权的根基所在。

马来西亚或许不是世界强权,但却是一股清醒、稳健而坚定的力量。马来西亚懂得在夹缝中谋生机,在多边竞争中求平衡;不以喧嚣取胜,而以理性取信。这份冷静与智慧,正是当代马来西亚最值得骄傲的“主权”体现。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陈维浤:华教办学一砖一瓦

八方论见

疫情三年,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更在无形中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许多人感叹,疫情之后,社会似乎变得冷漠了,不只是人...

阅读全文

锺无艳:当补习成为常态,孩子真的获益了吗?

八方论见

一位母亲告诉我,每天晚上九点还在等孩子下课,孩子从清晨七点到校上课,下午参加课外活动,傍晚再赶去补习班,回到家已是深夜十...

阅读全文

柯福特:庙宇文化的推广-旅游必不可少

八方论见

在马来西亚,华人庙宇数不胜数,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的都有。最知名的例子就是柔佛古庙、北海斗母宫或者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等,...

阅读全文

张优杰:特朗普访问凸显美国对大马和东盟无可替代的重要

八方论见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马来西亚的访问,是十年来美国总统首次访马,象征著马美关系进入新的里程碑。美国依然是马来西亚在经济、科技与...

阅读全文

邓文龙:华社要硬起来争取权益

八方论见

学校礼堂禁酒风波虽在舆论压力下于24小时内迅速U转,但伤害已无法挽回。华社对首相安华的信任骤然滑落至谷底。这次事件就像一...

阅读全文

黄婉红:林连玉纪念馆——让建筑讲述华教的故事

八方论见

在吉隆坡,林连玉纪念馆本身就是一部可步入的、立体的华教史诗。它超越了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功能,通过精心的建筑语言与空间叙事,...

阅读全文

林嘉年:兼爱教育更急切

八方论见

当叶芯嫙的名字还在这个社会酝酿著哀戚的氛围时;当教育部要在校园死角加装监视器、恢复鞭打体罚、加派警察校园巡逻等这些亡羊补...

阅读全文

张溢豪:写在马美“互惠贸易协定”之后

八方论见

部长的笑容得体,记者的镜头闪烁著“历史性时刻”的光,新闻稿写得漂亮:美国同意豁免多达1711项关税项目,美国的关税从25...

阅读全文

谢委谒:特朗普与安华

八方论见

特朗普与安华在这一次的东盟峰会上上演了一出“英雄惜英雄”的戏码,彼此互相吹捧,一唱一和。媒体当然乐得添油加醋,写得不亦乐...

阅读全文

程大卫:从中美博弈到东盟峰会——安华如何把特朗普来马变成外交加分题?

八方论见

特朗普来马,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但外交不是关于喜不喜欢,而是能不能够。实力决定高低。而无可否认,此次特朗普来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