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面向默迪卡体育场的大厦四楼悬浮平台上,有一个中年男子顶天立地,脸带微笑又意气风发地正视前方,仿佛要大步向前进,而眼前有两个大柱子拦路,却遮挡不了阳光从两个柱子之间照射进来……

这是一个雕像,雕像主人离世迄今正好30载,但他的领导能力、人格精神及理念依然备受华社后代敬仰,在大马华社素有“族魂”之称,他就是林连玉先生。

林连玉纪念馆导览员不讳言,林连玉雕像是纪念馆的重要象征,设计团队为了这尊雕像煞费心思,从设计概念与摆放方向都有一番的讲究与象征意涵,尤其是林连玉面向默迪卡体育场是建筑设计师张集强的概念,这是当年马来亚宣誓国家独立的重要地标,也象征林连玉对国家的认同感。

更让人唏嘘的是,当年号召华人争取公民权的林连玉,最后却被冠上颠覆教育政策等罪名被褫夺公民权……

尽管林连玉在华社素有“族魂”之称,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林连玉曾经做过的贡献却一知半解,尤其是最重要的马来亚建国时期,林连玉设法以教总的代表,尝试对整个时局做冲击的事迹,并不为人所熟知。

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姚丽芳认为,由于林连玉对华教方面的贡献太凸显,导致后人都认为林连玉的贡献主要在华教,却忽略了争取公民权这一块。

她不讳言,当年华裔祖辈下南洋后,不少人存在的观念就是赚到了钱就回家乡,却没想过自己或下一代在这里久留的话,必须要有公民权才有政治地位及保障,从隆雪华堂的堂史记载也可见林连玉的远见。

她说,林连玉当时通过发动华团大会来争取公民权,而当时的5个联合主席当中,另外4人主要是商界人士,而林连玉则是读书人,因此,当时需要的文件多是由林连玉负责,包括争取公民权的宣言也是由林连玉起草。

她认为,从当年华团争取公民权的宣言当中,就可以看得出林连玉的多彩多姿、共存共荣想法及思想,也有一种要与大马各族和平共处,打造我们是一家人的愿景。

另一位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兼林连玉纪念馆馆长李亚遨则指出,林连玉纪念馆的展览厅很突出林连玉在争取公民权方面的贡献,林连玉当年这两个阶段分得很清楚,第一阶段是原则性的争取,第二阶段则是妥协后的申请。

拟推国文版林连玉集

李亚遨也提到,由于明年就是1956年4月27日全马华团代表争取公民权大会的60周年纪念,林连玉基金会去推动一系列的活动来纪念以及重温当年的理念与要求。

“明年有2个60周年,第一个是华团争取公民权60周年,另一个是林连玉在《前锋报》发表《心理的建设》文章60周年纪念,因此林连玉基金计划要推出马来文版的林连玉集,把林连玉发表过的文章及讲稿翻译成马来文,让更多人了解林连玉的精神。”

1956年全马华团代表争取公民权大会在吉隆坡精武体育馆举行,5个发起单位分别是林连玉领导的教总、怡保中华大会堂、雪州中华大会堂、三十六行团总会及马六甲中华总商会。

当时的华团大会通过一份宣言,当中提出4个要求,即:一、当地出世即为当然公民。二、在本邦居留5年者,得申请为公民,免受语言考试;三、凡公民权利与义务一律平等。四、列巫、华、印为官方语文。

李亚遨称,第一阶段是原则性争取,当时的想法是一旦原则性争取成功,华裔就顺其自然成为公民,但奈何第一阶段的争取并不成功。

“华团讨论争取公民权初期,马华最初没有参与进来,当时(第一阶段)也是出于华团对马华的不信任,因马华没有提出一些原则性的东西,这也导致华团自己开大会,接著还派团到英国去谈判等等,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来到第二阶段的时候,就是已经妥协了的方案。当时也就是国家已经独立了,条例已定好,那么就是开放申请的时候。”

代表团说服英国国会

姚丽芳则补充,很多人对华人争取公民权的历史不是很清楚,马华也认为在争取公民权方面,他们也有一份功劳;实际上,马华有扮演他们的角色,但在华团提出“原则性的争取”时,马华因有跟巫统及国大党的合作,因此他们并没有加入,只能在联盟内部反映华团的要求。

她说,在第一阶段的华团争取公民权时,华团还自组代表团去英国说服英国国会,但英国政府当时有可能基于马来人的压力,因此并没有接受华团的要求,但后来又推出了一个妥协的方案,就是1957年9月1日开始的一年时间内,让华裔提出申请。

“为了确保更多人拿到公民权,马华有要求华团委员会合作。基于这个情况,马华与华团才在公民权方面有所合作,而申请初期的效应不大,林连玉后来通过教总属会去发动全国的教师,让学生把让他们把信息传达给家长,结果发现效果很好。”

在她看来,尽管第一阶段的争取不成功,但却对英国政府造成压力,第二阶段是可见号召力,除了动员老师之外,也基于大家的信任。

林连玉在五六十年代领导教总期间,曾5度赴槟城,图为林连玉在其中一次的筹款运动上发言。 -陈启新-
林连玉在五六十年代领导教总期间,曾5度赴槟城,图为林连玉在其中一次的筹款运动上发言。 -陈启新-

林连玉行筹经费推广活动

有鉴于林连玉纪念馆耗资约700万令吉,林连玉基金的大部分款项也投入这项建设,为此林连玉基金目前积极寻求经费,重新打造经济基础。在2012年开始每二年一度的“林连玉行”就是一个新的品牌活动。

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姚丽芳指出,“林连玉行”除了是要筹款之外,也是希望可以让喜欢运动的朋友通过这样的管道走进来了解华教的历史及认识林连玉的精神。

她也谈到,林连玉基金早年还在教总大厦时,他们曾与大马人权组织社会传播中心(KOMAS)有几次的合作,第一次是秋杰(ChowKit)老建筑物作品展,即组织一群学生在几个月的时间去记录及拍摄代表性的老建筑物的展览,另一次则是秋杰路各族美食之旅,以品尝秋杰路的多元美食文化。

她补充,林连玉基金霹雳联委会也曾在上个月21及22日曾与KOMAS及另外3个非政府组织联合主办公民独立电影节。

鼓励各州出版校史

她说,林连玉基金刚成立了一个文教组,可以参考过去跟KOMAS合作的项目,明年应该可以有一些关于人文景观的活动。

在文教活动方面,林连玉基金则鼓励各州联委会积极筹备各州华文学校历史,而吉兰丹州已经出版了一本全州的华小、独中及改制华文中学的校史,其他州属方面,则还在筹划。

在本报记者前往林连玉纪念馆访问期间,巧遇到马大新青年前主席郑伟伦,他坦承本身对林连玉的生平事迹不太了解,只是略懂他在华教及公民权有功劳,因此他特地前到拜访,同时希望在毕业后,能够到林连玉基金实习事项。

今年是林连玉逝世30周年及林连玉基金创会30年的年份,今年的主题是“迎风.而立”,而林连玉的幼儿林多文、孙子林林及曾孙将会第一次抵马参加公祭。

林连玉是在1951年9月25日申请正式成为马来亚联合邦公民,而在1961年8月12日获内政部通知将要褫夺他的公民权,导致他被迫展开一场历时3年的法律斗争。他在1964年10月23日,正式被褫夺公民权。 (摄影:陈启新)
林连玉是在1951年9月25日申请正式成为马来亚联合邦公民,而在1961年8月12日获内政部通知将要褫夺他的公民权,导致他被迫展开一场历时3年的法律斗争。他在1964年10月23日,正式被褫夺公民权。 (摄影:陈启新)

跨族群文化交流 推动全民共存共荣

在大马当前的种族及宗教氛围下,林连玉基金认为,他们未来在跨族群的文化交流上会扮演好桥梁的角色,在弘扬林连玉精神方面,建立在立足华社的基础上,推动与全民共存共荣。

林连玉纪念馆馆长李亚遨提到,林连玉在50年代就已经提出各族和睦共处的理念,当初也跟与印裔教师公会发表联合宣言,以争取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林连玉基金也会秉持这样的理念扮演角色。

他说,目前与林连玉基金有不定期的交流与合作,而且理念相近的友族组织就是马来西亚泰米尔基金。

他补充,林连玉基金在2010年邀请大马泰米尔基金顾问阿鲁甘姆前来推介柯嘉逊编辑的《林连玉──大马华人族魂》(Lim Lian Geok:Soul Of The Malaysia Chinese)英文新书时,他们还把这本书翻译成泰米尔文。“大马泰米尔基金顾问阿鲁姆甘将林连玉誉为‘母语教育之父’,他讲林连玉的贡献不单只是属于你们(华社),也是属于我们的。”

启发泰小设董事会

他说,大马泰米尔基金很乐意向华教组织取经,他们认为华教之所以有系统地发展下去,主要是因为华教有董事会,这对印裔社会有所启发。大马泰米尔基金在华教得到启发后,就积极推动全国5、600所泰米尔文小学去组织成立董事会,该基金也设立了一个工委会去协助各地的泰米尔文学校筹备董事会,从无到有,目前已有1、200间泰米尔学校,相当成功,因此素有“泰米尔文学校董总”的称号。

在林连玉精神奖从2012年开始也开放表扬对母语教育及文化有贡献的友族后,大马泰米尔基金也成为第一个荣获林连玉精神奖的友族单位,得奖原因是推动泰米尔小学成立董事会,反对英文教数理,捍卫泰米尔小学办学主权,维护少数民族教育尊严。

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姚丽芳也称,大马泰米尔基金当时在筹备泰小董事会及家教协会时,积极前来与林连玉基金交流,并举办对话会,以请教成立组织的详情。

此外,李亚遨提到林连玉基金曾与马来组织联办《林连玉与马来世界的对谈》,还办过纯马来文的“林连玉与乌斯曼阿旺: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研讨会,惟出席者依然是华团为主。

而姚丽芳则称,在受英文教育的杜乾焕担任林连玉基金主席的那段期间,确实让更多各族或英文源流为主的非政府组织认识林连玉基金,他们可以接受林连玉基金的宗旨与奋斗目标,因为基金强调的是母语教育而不单单只是华文教育。

生动方式传递林连玉精神

年轻人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力军,任何历史事迹要流传下去,必须拉近年轻人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为此,林连玉基金以生动的方式来传递林连玉精神,包括近年来推出的林连玉纪念馆及“林连玉行”都以怀旧及人文景观作为卖点,让更多年轻人走进来了解先人的历史。

由于林连玉纪念馆坐落在“吉隆坡传统华人文化中心纽带”的文化区,因此他们正与附近的百年会馆、庙宇及社团组织等加强合作,以期在未来共同打造“吉隆坡华人史迹径”的文化景点,吸引更多人前来了解老吉隆坡。

林连玉纪念馆馆长李亚遨称,这是一种求生的手段,因为林连玉纪念馆的展示空间不大,大家可能一下就参观完毕,因此他们目前正在探讨与陈嘉庚纪念馆、陈氏书院等合作的方式,以来“老吉隆坡一日游”的活动。

李亚遨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不讳言,林连玉基金走过的30年,早期很重视出版物,因为最先是必须把林连玉的言论及事迹留下来,接著就是举办纪念活动,如:华教节的公祭、林连玉精神奖等等,则是纪念及弘扬林连玉精神。

林连玉纪念馆在2007年开始积极发动筹款筹建林连玉纪念馆,主要是作为教育场所,而且在林连玉纪念馆于2014年开放展示空间后,吸引了很多中小学生及大专生前来参观以了解林连玉的生平事迹及华教历史。

许多中港台学者要了解大马华社历史,也会到访纪念馆,因这里有许多文物及出版物,因此林连玉纪念馆的成立后,也可谓是林连玉基金新的里程碑。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乌鲁地南警局凌晨遭蒙面男子闯入攻击警员,酿2死一重伤。

蒙面男持巴冷刀闯警局 砍伤警员再开枪致2死1伤

阅读全文
蒙面男周五凌晨闯入乌鲁地南警局,打死两名警员致伤一名警员,传凶徒与警驳火中丧命。

蒙面男闯警局打死两警伤1人 传凶徒与警驳火中丧命

阅读全文
乌鲁地南警局发生袭警案,警方展开搜证工作。

【蒙面男闯警局杀警】嫌犯相信是伊斯兰祈祷团成员 警捕5家人

阅读全文
嫌犯拉丁罗尤拉。

持刀闯警局杀警 传涉案34岁男子来自印尼

阅读全文

一家三口摩哆爆胎 好心司机载送一程

阅读全文

大马首季GDP超预期达4.2%【东方头条】2024-5-17

阅读全文

多媒体教学新趋势

东方脉动

随著时代进步,人类不但在医学、科技等取得进步,就连教育也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告别80、90年代“粉笔谈话”枯燥沉闷的教学...

阅读全文

国人离婚率逐年攀高

东方脉动

根据大马统计局从2008至2012年的离婚数据显示,国内离婚率有逐年攀升的现象。2008年全国共有2万9373宗离婚案件...

阅读全文

“鱼米之乡”业者台湾考察

东方脉动

适耕庄发展旅游协会向台湾宜兰看齐,冀把“鱼米之乡”逐步改造成生态旅游景点;该协会日前组团到台湾展开“7天6夜美丽台湾农场...

阅读全文

大马华乐发展

东方脉动

大马的华乐发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民间地方戏曲的丝竹乐队与民间艺人的弹唱开始。最初,华乐没有统一名称,60年代始被马...

阅读全文

餐车风气日渐盛行

东方脉动

巴生谷餐车风气日渐盛行,大街小巷近乎可见设计造型独特的餐车停驻在街边营业,然而餐车经营模式也引起一些诟病,如阻碍交通及霸...

阅读全文

科技取代不了传统书法

东方脉动

随著进入网络时代,电脑及智能手机取代了提笔写字,大街小巷的华人新开的店铺也不再常见书法老师为招牌题字,而是换上各种形式的...

阅读全文

马来西亚联邦协议未失效

东方脉动

马来西亚联邦在1963年通过签署《马来西亚协议》(Perjanjian Malaysia)正式成立,马来半岛与新加坡、砂...

阅读全文

转移情绪种瘾根 去瘾还需靠父母

东方脉动

时代进步,时下青春期的青少年除了面对科技产品的诱惑而染上网瘾,有者更深陷吸毒、抽烟等种种上瘾行为。翻开报章,种种涉及青春...

阅读全文

王室活跃于社媒

东方脉动

社交媒体(社媒),面子书、推特、微博、微信、博客,已成为21世纪通讯及资讯分享的重要平台,网民可透过社媒分享生活动态及褒...

阅读全文

法律自助不求人

东方脉动

律师行给人印象就是高端专业,寻求法律咨询或服务,更让人联想到以每小时计费的昂贵价码,惟对著名人权律师云大舜而言,律师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