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马来西亚第13届大选结果,基于3个特征,它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上必留下关键性意义。首先,虽然国阵重新执政,但得票数少过在野的民联,国阵是凭著有偏差的选举制度和选举委员会保住政权,执政的正当性不足,而类似情况在霹雳的州政权中同样出现。

其次,马来人和华人选民的政党认同,都出现渐进式的重组,原有的政党认同逐步偏离常态,选民不只改变投票取向,也冲击现有的政党体系。其三,从连续两届大选的结果判断,我国两线制的趋势基本形成,但在政党轮替尚未实现前,两线制还不算真正确立。

事实上,2013年大选是一场久等的大选。从前首相阿都拉在2008年大选受挫被逼下台,到纳吉在2009年出任首相伊始,朝野政党和民间社会都处于竞选状态,最后仍然拖到法定的宪政期限边缘才解散国会。国人对这次大选期待甚高,几乎所有社会力都在选战期间尽情释放,但出乎意料的是,选后政局却陷入某种沉闷和停滞状态。

如果我们比较前后两届大选,人们自然察觉两者的区别。2008年大选由于结果震撼和出乎预期,选后政局马上演变为高层精英的政治博弈,社会力量被排除在一边,由政治精英运用权谋与策略,进行结盟、协商或政治交易。到了2013年大选,民联因对政党轮替的预期过高,选后略显沮丧和失意,国阵则因得票数的偏低,使标榜改革的纳吉受到围困,巫统强硬派则重新集结抬头。

共同思索国家未来

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而论,2013年大选的结果,对马来西亚的政治民主化来说,有正负两重意义。在某方面,是民主在扩张,另一方面,民主则在收缩。

我们在本届大选过后,可以观察到朝野之间的实力差距进一步缩短,两线政治日益成形,国阵威权体制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巫统的传统票仓开始动摇,反对党的结盟更为巩固,自主公民的政治参与提高,新兴社会运动逐渐抬头,选民对政经改革充满期望。以上因素,都是民主正在扩大的积极能量。

然则,我国的民主也因为选举委员会的偏差、选区划分的人为扭曲、选举制度及其过程的流弊,导致选举结果无法反映真实的民意,议会民主精神受到挫伤。选票上的少数最后竟成为席次上的多数,从而攫取了民主的果实。威权政体流露的坚韧度和修复力,使马来西亚的民主转型停滞受阻,处于瑟缩与退败之中。

本书取名为《未完成的政治转型:马来西亚2013年大选评论》,正是要表达当前我国民主政治空间,既有扩张也处在收缩的双重局面,从而使政治转型、体制改革等宪政民主工程,难以推进。对社会改革力量而言,由于尚未达成政党轮替的目标,导致政治转型无法完成,对巫统体制内的温和派力量来说,也因为政经盟友的力量未如预期中有所扩大,渐进的政治转型措施未为民意受落,未来从事体制内转型的阵营必受重创,转型力道也会减缓甚至中止。至少在未来5年,政经社会的结构性改造无法启动,国家重建依然举步维艰,在东亚地区民主化的进程,马来西亚再一次错过政治转型的机会。

本书收录了17位本土的学者专家、评论作者、政治工作者的评论分析,他们用贴近现场和在地的观点,试图对2013年全国大选的竞选过程、选举结果和后续影响,提出独特和深刻的评析,以为马来西亚政治民主化前景,提供省思和讨论空间,并希望与关心我国政治发展的读者共同思索国家的未来。

由于本书的策划与编撰,是在2013年大选后4个月内完成,受邀供稿作者是在编者要求的期限内及时完稿,讨论议题包括竞选过程、选举制度、族群政治、媒体角色、宗教动员、地方政治、焦点战役、经济外交等方面。尽管编者在设定评论议题和内容范围时,尽量容纳更多的篇章,但仍然有一些值得纳入本书评论的课题,如社会运动、性别政治等,最终因各方面条件而无法全面观照,诚属不足。需要交待的是,本书由不同作者文章结集而成,以半学术格式撰写,在文字和格式上不强求划一,部份作者在某些用词和专有名词上,也根据各人书写习惯,只要认为读者可以理解,编者就尽可能保留原貌,此点还望读者明察。

本书在出版与编辑过程中,除了感谢同意参与此计划的各篇章评论作者,尚要感激华社研究中心董事会的支持。此外,华社研究中心副主任詹缘端的协助和意见,也有助于本书的顺利出版。同时感谢《光华日报》提供封面与封底的照片。

(本书由华社研究中心出版,吴彦华、潘永强编,将于10月19日上午11时在隆雪华堂举行新书推介礼。)


 

作者:吴彦华、潘永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马华败选全因性爱光碟?

名家

最近马华公会的廖中莱派展开绝地大反攻,祭出道德牌,把马华大选惨败的败因全都归咎在总会长蔡细历的性爱光碟事件上。我们扪心自...

阅读全文

王维兴:公道在于议会民主的认知落差

名家

吉打州巴东色海(Padang Serai)国会议员苏仁德兰(N.Surendran)是值得关注的一位政坛才俊。308全国...

阅读全文

教育政策开倒车:大专教学偏国语

名家

近日,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提议本地大专应逐步转为国语教学,我国教育政策因此又引发了另一轮的争议。有趣的是,连前首相敦马...

阅读全文

陈锦松:谁该出任马华总会长?

名家

马华总会长蔡细历的性爱光碟再成为议题,不会令人感到意外。署理总会长廖中莱把马华在505大败的原因归罪于蔡的道德污点。在找...

阅读全文

蔡细历力压廖中莱

名家

马华总会长蔡细历果然是政坛老手,出招够狠、够准、够快!常打得政治敌手无招架之地。之前的马华前总会长翁诗杰落得众叛亲离,现...

阅读全文

梁文狄:这样沟,通吗?

名家

一般上,你都跟你的老婆讲些什么?“我的长裤在哪里?”、“今天加班晚点回。”、“饭煮好了没有?”、“我还电费了。”还是“今...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半世纪的回眸──《心声》与《文艺生活》的编刊

名家

50年代末至1962年杪,这是砂华文学发展最为蓬勃的时期,由于反殖反帝的社会思潮,对文艺创作发生激励,写作者们写出各种文...

阅读全文

古元佑:中华民国102年国庆有感

名家

台湾总统马英九在中华民国102年国庆大会上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马总统“坚定方向‧团结奋...

阅读全文

杨善勇:振益已去,防范未了

名家

督学视察,随意口试学生:“你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学生惶恐,不住摇头:“不是我烧的!”督学啼笑皆非,斥责校长教学无方。校...

阅读全文

麦翔:歌手梁静茹是哪国人?

名家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3至5日高调对我国进行访问,掀起了一股“中国热”,马中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我国也从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