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主题定为“昌明大马:与民同在”(Malaysia MADANI: Rakyat Disantuni),除了沿用昌明大马标志作为官方符号之外,主题背后意在强调政府保障人民福祉的任务,同时呼应昌明大马所倡导的团结与繁荣价值观。

所以我们能看到今年的庆典延续了去年的精彩,亮点纷呈:改编版《甜蜜蜜》歌舞表演惊喜登场,RIUH Merdeka 倒数国庆则以舞狮压轴呈现,惊险的梅花桩演出更与国庆主题相互呼应,赢得满堂喝彩。

而在庆典之外,政府也先行推行了许多政策,贯彻昌明政府照顾民众、与民同在的目标。6月时,政府便宣布延续“一屋一国旗”倡议,并扩展至工业及政府机构两个类别,鼓励人民在住家、办公室、商铺、政府建筑甚至私家车上悬挂辉煌条纹。而“慈悯基本援助金”(SARA)的公布,也展现了政府将收入惠及人民的善意,凡18岁以上国民皆获得100令吉的援助金,确实是不分种族、不分群体,帮助了许多有需要的人。

可惜,悬挂辉煌条纹的爱国举动,最后演变成了“挂国旗风波”,慈悯基本援助金对大部分人民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这些可以配合国庆主题的活动,都成了舆论的焦点。这不仅让笔者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就此断定,今年的国庆主题“与民同在”,已经沦为一场表演,以及一句口号。

因爱国而挂,挂了却不爱国?

在槟城,一名华裔店主因无意中倒挂国旗,迅速被网民与部分政客放大解读,甚至上升至“侮辱国旗”的层面,由此引发民族情绪与政治争议,事件持续发酵。自此,不少民众对在家门口或车上悬挂国旗产生顾虑,担心一个小小疏忽便可能招致网路“抹黑”或政治攻击。

对此,有评论直言,这正是典型的“小题大做”,将“爱国”工具化、政治化。

在八月自发挂上国旗以庆祝国庆、表达爱国情感是行之有年的活动。笔者与许多民众一样,原本也单纯想透过国旗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却发现这种自由似乎存在隐形的限制。

进一步翻阅《尊重国家象征》手册才发现,一些公众认为理所当然的做法,竟可能被视为“不尊重”。虽然马来西亚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在《东方解读·国旗特备》受访时强调该手册并非法律条文,但她也提醒,若行为被认定为不尊重国旗,政府会严正对待;尤其任何人在未经允许下滥用或修改国徽的行为,更已触犯《1963年徽章及名字(防范不当使用)法令》第414号法令。

问题在于:现有法令是否清楚界定了国旗的使用方式?抑或依然留下模糊空间,让政治氛围和舆论来决定“尊重”与“冒犯”的界线?

倒挂国旗事件说明,身为国民,我们应当理性看待,避免随之起舞,更不该在网路上煽动族群情绪,而应以冷静、理智的言论回应,避免破坏社会和谐。同样地,人民代议士也不应为了政治利益而消耗甚至伤害人民的爱国情感。

与此同时,政府与社会应当营造更开放的空间,让人民能够以自然、自主的方式表达爱国,而不是在压力或功利化的环境下被迫表态。

庆典圆圆满满,补助斤斤计较

另一方面,政府的“慈悯基本援助金”(SARA),让符合资格的人民领取一次性100令吉,也在8月31日国庆日这天可以正式使用。笔者认为,这笔援助金虽然象征著“与民同在”的善意,却也衬托出国庆氛围的矛盾:一边是昂贵隆重的庆典表演,一边是全民斤斤计较那区区100令吉的现实。

马来西亚消费者协会联合会(FOMCA)针对这项政策发表过评论,称这笔援助若善加利用,确实能帮助家庭购买更多必需品,产生实际的节省效果。该协会认为,这100令吉不仅是一份补贴,更是一种象征,反映政府与人民在高生活成本下共同承担的精神。

这也是笔者非常认同的一个观点:慈悯基本援助金确实有帮助,但其象征意义、精神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根据政策,慈悯基本援助金包含了诸多限制。其一,支付方式限制,人民和商家需要透过另一套系统去消费这笔金额,增加工作流程。其二,消费地点限制,仅限全国4500家商店,对偏远地区的帮助几乎为零。其三,消费商品限制,进入指定店家以后还得搜寻指定商品,增加采购的时间成本。其四,时间限制,仅限8月31日至12月31日,人们必须在限定时间内消费完毕,否则金额回收。其五,金额限制,100令吉实际上连一个月温饱都提供不了。

我们且把获得援助金的人们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这笔钱需求不大的人,看到一笔援助金竟有五种限制,自然会诸多抱怨,体会不到政府与民同在的精神。而第二类人,对这笔钱有需求者,也要在同时符合上述五种限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到这笔福利。

想像一下,一位住在偏远地区的低收入户,不能在就近的巴刹里找那些刚刚捕鱼回来的渔民买新鲜又便宜的鱼,不能向农夫买没有中间商的便宜青菜,必须去政府指定的商家,购买加上了店租、运输、中间商成本以后价格更高的商品,100令吉的购买力剩下多少?几包米、几桶油就花光,想买点蔬菜鸡蛋,都随时会超额。

若他们还对政府感恩戴德,那肯定比热衷于炒作国旗的政客们更爱这个国家,绝对是精神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如果说“挂国旗风波”折射的是执法与民意之间的落差,那么“100令吉援助金”则映照出民生与政策之间的尴尬。前者让人质疑:爱国心是否可以用强制与罚单来丈量?后者则引发另一层思考:在生活成本高企、人民实际困境未解的情况下,象征性的援助究竟能带来多少慰藉?

两件事看似毫不相关,却都凸显了一个相同的问题——政府在塑造国庆叙事时,往往停留在形式与口号,而人民所感受到的,却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

当我们把国庆当作“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次年检,就会发现:象征需要温度,政策需要力度。挂国旗不该成为互相指控的借口,100令吉也不该只是节日里得到。

真正的爱国,是让更多人愿意在没有恐惧的日常里,把国旗挂得正确;也是让更多家庭在帐单面前,多一点不必精打细算的喘息。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陈锦松:《城市翻新法案》是美化城市还是制造伤痕?

名家

我国《城市翻新法案》(简称URA)原计划在本期国会二读,却因遇上阻力而被迫展延,推迟至10月6日至12月4日的国会会议再...

阅读全文

林卓锋:油价不振,揭示全球消费“心跳放缓”

名家

2025年踏入第四季,金融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标普500屡创新高,乐观情绪弥漫;与此同时,原油市场却发出刺耳警讯。根据美国...

阅读全文

黄春鑵:“国旗事件”造就纷扰不断的国庆月

名家

8月是我国的国庆月,其中的 31 日更是我国欢庆独立的日子。不知不觉,马来西亚已经独 立了 68 年,距离我国国父东姑阿...

阅读全文

马岩岩:美国为什么赶不上中国?

名家

美国发展近年来为什么赶不上中国?有种个原因:第一,深层基础设施投资,形成强大生态;第二,补贴+自立,化美制裁为创新动力;...

阅读全文

黄金祥:别当政治流氓的华人帮凶

名家

“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这句名言来自18世纪的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用来形容21世纪的阿克玛,居然完全没有违和...

阅读全文

林德宜:欧洲领袖并不想让俄乌战争结束

名家

或许今年最令人感到虚伪的一幕,是7位欧洲领导人急忙赶往华盛顿,陪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就在此前,特朗...

阅读全文

冯振豪:沙巴希盟从左右逢源到左右为难

名家

第17届沙巴州议会改选将在年内举行,预计投票日会落在12月以前,而各个政党也紧锣密鼓地筹备选战,因为团结政府内部的政党势...

阅读全文

郭朝河:大马能否靠AI晶片翻身?

名家

你相信大马能打造自己的AI(人工智能)处理器吗?“相信,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来。”科技人才长期流失的痛,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这...

阅读全文

孙和声:美式意识形态与利益斗争

名家

特朗普政权提出的大而美议案在参议院与众议院惊险过关。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处,这项议案会在未来10年(2034年)大减税约4....

阅读全文

程志彬:演讲能力关系到企业成败?

名家

想像一个场景:创业者站在投资人面前,短短几分钟,他需要用语言让别人相信自己的梦想。那一刻,他的每句话、每个手势,都可能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