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体罚学生是校园内不曾改变过的其中一种教育方式,因此当学生犯错后,接受教师鞭打或其它处罚,是让学生明白犯错后所换回来的代价,这也是教师冀望学生不再重犯,所采取的一种措施。

随著时代演变,普遍上人们教育程度提高、生育率却越来越低,现代家长大都对孩子们疼爱有加,甚至不舍得下手打孩子,因而也希望教师们以爱的教育来取代体罚,从而衍生对于“教师体罚学生是否合理”的质疑。

本期《民意最大》透视民众对于“小学体罚制”的观点,接受访问的311名公众,虽然未必完全信任教师体罚学生,但是在合理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接受孩子(小学生)被处罚,例如罚站、罚跑、罚抄写、打手心或打臀部的方式,属于能够接受的体罚范畴内。

我们时常可以听到上一代父母或老一辈的长者,向子孙述说过去接受小学教育时,如果在学校被老师鞭,回到家向父母哭诉时,还要再被家长鞭一下的说辞,显示在上世纪的环境中,家长对教师百分百信任的态度。

时至今日,教师处罚学生的权限越来越收窄,不再像从前“功课不会,鞭一下”、“听写英文错一题,鞭一下”,事事以体罚方式来处理,教师也以更审慎的态度体罚学生。

这样的演变,其中一项因素即是与家庭教育有关。当代家长从过去采取严厉管教的教育方式,转为逐渐放宽对待子女的态度,选择以爱的教育、劝导方式为主,聆听孩子的声音。

当家长对子女盲目地疼爱,无形中将变成过度宠爱,甚至是形成孩子骄纵的个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让负责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师们身兼多一项职责——“管教孩子”,但是不打孩子的家长却质疑教师“为何打孩子?”,造成一股令人感到矛盾的处境。

本期民调受访者当中,有141人(45%)育有子女,40人已婚但未有子女,其余130人未婚。其中仅23%或70人,能够“完全信任”教师体罚学生的理由或手法,将近半数或152人表示不完全信任,对学生受体罚一事,必须了解其中缘由再做定夺。

此外,32名受访者(10%)表示无法信任教师体罚学生,另有56人(18%)不认同体罚。

民众担忧教师体罚学生“过火”,在情绪失控下容易失手打伤学生。相对地,教育界人士认为,类似打伤学生的事件纯属个案,同时,更冀望家长体谅教师处境,欢迎到校沟通。

教师需控制情绪

峇株巴辖正副校长联谊会主席苏立顺校长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坦言,每名教师有不同的性格与脾气,这是不分年轻、年长或所具有的执教经验,因此对于较难控制情绪的教师,都会从旁再三提醒,必要时才由校长发出警告信。

“我们都认为教师处罚学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当然教师也会具有不同性格或情绪,如果处罚过火,若经过口头劝告和提醒仍无效,才会(由校长)发出警告信,这也是校长处理校务时的一项程序。”

苏立顺强调,教师过度体罚学生的情况绝对是属于个案,整间学校难免会有一名教师在情绪方面容易失控,对于上述教师,他在初期都会通过同事提醒。

“其实,受到多方面的指责下,处罚学生时,教师们都不敢轻举妄动,甚至是战战兢兢。我们也不可以负气地说不管学生,只能够加倍用心教育。”

家长黄淑雯则认为,家长对于教师处罚学生的信任度减少,主要是希望知道孩子被处罚的原因,要确定孩子是做错事情了才被打。

“我的女儿如果在学校被体罚,我会先问问是什么原因,了解老师为什么会处罚,毕竟现在的孩子会时常反问家长‘为什么’,我们更要耐心地给予回应。”

她说,其女儿去年进入四年级开始,就会懂得反问家长“为什么鞭打她”,如今的孩子越来越早进入叛逆,越来越快“长大”,他们都具有独立思想,因此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藤鞭非“魔术棒” 老师教学多费心

受访民众和教育界人士皆认同,藤鞭并非“魔术棒”,对于成绩欠佳的学生不再是“鞭了就会”,反之,必须要以更多细心和耐心,教育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

民调数据显示,可接受体罚制度的255名民众之中,多达188人(74%)认为,学生触犯严重纪律问题,如打架、逃学、偷窃等,才需要接受体罚。

40名受访者(16%)认为个人品行问题如调皮、上课不专心等须体罚。至于“考试成绩不佳”的选项是0,只有22人(9%)同意上述3个选项皆可受罚。

苏立顺认为,学生面对课业上的问题,譬如学生为什么不会功课,或时常做错,教师必须多费心,毕竟藤鞭不是“魔术棒”,对成绩欠佳的学生绝不是“鞭了就会”那么简单。

他坦言,本身不鼓励以处罚方式对待成绩欠佳的学生,教师应试问“鞭了有什么用?”,若是学生粗心大意,才会偶尔以小小的处罚作为提醒。

纠正学生 劝导最有效

60%受访者认为,“劝导”是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最佳方式。苏立顺认同,如今教师们更多是用劝导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特别是年级越大的学生,已经懂得反思问题。

他指出,面对学生的问题,短期内使用鞭打方式处罚或许能够奏效,但是长期而言,还是必须劝导和了解学生背景情况。

“例如一名学生逃学,他可能是面对家庭问题,单是鞭打或许可以一时阻遏,却无法根治问题。”

针对体罚方式是否还能管教小孩?33%受访者(104名)表示认同,近半数受访者(153人)则会视情况而定,来决定是否动用体罚。

黄淑雯说,根据其从事幼教的经验,她会在家长为孩子报名入学时,询问家长是否可以接受幼儿园教师以“轻打手掌”的方式体罚。

她说,普遍上,同样身为教师的家长,大都能接受孩子在幼儿园被体罚。一般家长则视情况而定,有些孩子是家中独生子,因此家长不愿意孩子受体罚。

“身为幼教工作者,我们知道用什么方式对待学生,也会理解有时老师会情绪失控,尤其是小孩玩闹得太过分,老师叫他们也没反应的时候。”

她认为,处罚学生例如打手心,会引起学生注意,但是更重要的是,处罚后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被处罚。

家长越宠爱 孩子越任性

家长到学校“兴师问罪”、“为孩子出头”的个案层出不穷,质问教师为何打孩子之余,家长也受促反思,是否“过度宠爱子女”?华族“尊师重道”的传统礼仪是否已不复再?

高达87%或272名包括家长在内的受访者认同,当今的孩童已经被父母过度宠爱,只有6%或19人否定这项看法。

从事幼教工作逾10年的黄淑雯坦言,当代家长越来越宠爱孩子,甚至过度宠爱,进而造成小孩子过于自我,或具有“我是最大的”迷思。

她以本身幼儿中心招收的儿童为例,从3岁起进入幼儿园的儿童,绝对比起5、6岁才入学的孩子更听话懂事及守纪律;反观,6岁才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因为在家受到大人万般宠爱,一般显得更任性。

“小孩子较早进入群体生活,身边都是小朋友而显得‘大家都一样’,如果家长长期让孩子呆在家里,反而会被大人们宠坏,使到孩子以为自己‘很大’,结果去到学校或幼儿园,处处要别的孩子忍让,玩闹时容易产生纠纷。”

黄淑雯指出,如今90后或受高教育的家长也开始增加,他们会上网阅读各种教育资讯,崇尚西方国家让孩子独立自主的教育方式,无形中也不太能接受处罚方式。

“当然,这类家长还是会保持60%上一代传下来的教育方式,最重要的,还是必须要学习尊重老师,否则若是孩子目无尊长,长大后恐怕会‘完蛋’。”

此外,她认为,对于东方社会而言,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忘记“尊师重道”这一句话,特别是要有礼貌,这是身为华族最重要的一环。

不能接受拉耳朵打耳光

民调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同罚站、罚跑(257人或83%)、罚抄写(263人或85%)处罚方式,203人(65%)能接受打手心和打臀部的体罚。

触及学生脸部的处罚受到强烈反对,超过九成受访者拒绝小学生被打耳光(295人或95%)和捏嘴巴(290人或93%)的惩罚,约70%受访者(218人)不接受小学生被拉耳朵的处罚。

苏立顺强调,在教育部规定下,除了手心和臀部最多可以鞭打3下,绝对不能够涉及其它部位,拉耳朵、打耳光等等都是被禁止的。

“毕竟当代教育方式倡导爱的教育,同时尊重孩子们的自尊心,避免他们心灵受创或造成负面影响。”

“校方欢迎家长到校解决任何纠纷或学生的问题,相信只要家长保持理智,没有无法协调的问题。”

黄淑雯说,当代家长非常关注教师的处罚方式,家长本身都不会对孩子打耳光或捏脸颊,因此更不会接受教师作出类似处罚。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浴室摔倒半小时才被发现 向太1原因不敢报警

阅读全文

遭4男持巴冷刀及电击枪攻击 男子在屋内遭杀害 

阅读全文

诗巫华男持关刀救儿 被控拥有危险武器

阅读全文
图取自面子书。

顾客坚持货到付款“称最后一次送花” 店家自送才知原因

阅读全文

【LIVE】新古毛补选提名(国盟)(报导:李素雯)

阅读全文

【LIVE】新古毛补选提名(团结政府)(报导:锺静妮)

阅读全文

消费税压力来袭 百姓减少娱乐

民意最大

随著4月1日逼近,也意味政府落实6%消费税(GST)的日期终于到了!自政府决定落实消费税以来,各种消费税的课题不断被挑起...

阅读全文

折损3领袖 民众为民联捏汗

民意最大

国会反对党领袖拿督斯里安华入狱、伊斯兰党精神领袖拿督聂阿兹病逝,以及民主行动党前主席卡巴星车祸离世,让民联在一年内接连折...

阅读全文

新春年味淡? 一家团聚最热闹

民意最大

农历新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充满节庆热闹的气氛。惟随著时代变迁,一些人认为年味越来越淡,不再如他们儿时年代那样,拥有浓...

阅读全文

令吉疲弱负面冲击 消费费思量

民意最大

令吉汇率近几个月呈疲弱走势,自开年以来,令吉兑美元汇率从年初的3.4956令吉兑1美元,曾一度下探至3.6245兑1美元...

阅读全文

外劳泛滥90%民众喊设限

民意最大

环顾四周,不难发现,我们周围的各个行业几乎都与外劳脱不了关系,外劳渗透在大马社会各角落,几乎无处不有。由于外劳人数日益增...

阅读全文

面对面不开口 智能手机两面刃

民意最大

环顾四周,几乎到处可见“低头族”,人手一机的现象已不再是年轻人的象征,而是普及到连还未上小学的小朋友,或是银发一族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