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名至今已半年多,从一开始引起部分艺术家的反对,到如今获得各类视觉艺术家的积极参与,国家视觉艺术馆总监拿督莫哈末尤索夫在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强调,艺术馆不能再原地踏步,必须向前跨步。
早前的《1959年国家艺术画廊法令》只含括画作类,不包括其他视觉艺术,国家视觉艺术馆总监拿督莫哈末尤索夫表示,随著时代改变,我国的艺术必须跟著进步,以朝更广的领域发展。
他向《东方日报》说,在2011年国家视觉艺术发展局法令生效后,国家视觉艺术馆的角色被扩大,能展示及推广各种各样的视觉艺术,包括摄影、影印、纺织、雕塑、陶瓷、录像艺术及表演艺术等,让本土的艺术发展空间更大。“只要眼睛能够看到,并拥有艺术元素的东西,都能被列为‘视觉’艺术。”
他坦承,基于维护历史名称,国家视觉艺术馆在易名初时,曾遭到一些艺术家的反对及质疑,并认为已有53年历史的国家艺术画廊必须保留原名。
他说,这些艺术家认为,易名会改变画廊的历史,也会让人对新名称感到混淆。
无论如何,他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解释后,艺术家们如今已慢慢接受艺术馆的新名称,并给予大力支持。“我们要与时并进,更改名称也代表著我们的艺术已成长及进步,这没有错。”
拟他州设分馆
莫哈末尤索夫透露,新法令也赋权国家视觉艺术画廊,在国内其他州属及县开设分馆,包括专题性视觉艺术馆,如摄影馆及雕塑馆等,让每个州属可拥有本身的视觉艺术馆。
“我们已到全国各州去视察并物色一些合适地点,包括北马的宝石浪交怡、南马的柔佛、马六甲及东海岸的彭亨。而肖像艺术馆将是我们计划设立的首个主题馆。”
艺术没有限制
询及该馆在推动视觉艺术所面对的问题,莫哈末尤索夫表示,经费是其中主要面对的问题。他希望未来文化部能拨款更多给该馆,尽管该部门旗下拥有19个政府机构。“若有更多的钱,艺术馆就能进行更多的活动。”
61岁的莫哈末尤索夫是在退休后,接管国家视觉艺术馆,至今已有2年。他说,艺术馆有本身的使命和愿景,即增加馆内艺术品的收藏,为下一代保存更多艺术遗产。
他指出,另一目标是要提高参观者的人数,并希望艺术馆能继续获得政府、艺术家及人民的支持。
莫哈末尤索夫表示,国家视觉艺术发展局法令将带动各种新兴视觉艺术的崛起,只要该艺术呈现被社会及艺术家所接受,就能被列入视觉艺术的一环。
他说,艺术没有限制,它可各种各样天马行空,艺术家随时会有新主意,呈现出新艺术。
“例如,行为艺术已被部分社会及艺术家所接受,在新法令下,我们有更大的空间推广这类艺术。”
他再举例,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许多艺术家喜欢搞这一类的创作,尤其年轻艺术家。
“比如你把一堆报纸、眼镜、录音机、笔等丢在一块,你可以说这是装置艺术;又或者你叫一个人拿著一本书站在那儿3个小时,你可以说那是行为艺术。所以,艺术的创作已超越我们所能理解的,这也是视觉艺术的无限发展空间。”
1.2亿援助金推动艺术
政府将在近期内宣布拨出1亿2000万令吉的“创意援助金”,以推动国内创意领域,包括创意艺术,莫哈末尤索夫说,由于援助金免还,所以每个申请将严格过滤。
他指出,政府目前也有准备2亿令吉的“创意基金”给所有的艺术家借贷,包括视觉艺术、音乐及电影等,只要有创意的元素就可提出贷款申请。
他说,艺术领域为我国经济带来很大的收入,而政府目前也定下创意领域每年必须为国家带来多少收入的目标。
他表示,越来越多企业家开始购买及收藏艺术作品,除了鉴赏或装饰,也作为一种投资,因为艺术品会增值,收藏越久,价值就越高。
他说,国内不少企业公司也拥有自己的艺术收藏馆,例如国油、国家银行、马来亚银行及马大等。
无论如何,莫哈末尤索夫认同,不是很多人对艺术品有兴趣。“我们不能强逼别人欣赏艺术,但我们能试著营造环境吸引他们,这就是艺术馆扮演的角色。”
逛艺术馆放松心情
他表示,国家视觉艺术馆自设立至今,一向都是免费进入参观,因此欢迎大家随时前来参观。
“吉隆坡交通拥挤及工作压力让人透不过气,若要放松心情,可来艺术馆走走,看看艺术品让心情平静下来。”
尤索夫:艺术品蕴含大马民族发展史
大马艺术家的作品体现一个马来西亚。莫哈末尤索夫表示,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一个马来西亚精神,早就可从艺术家的作品中展现,因为艺术是不分种族的。
“例如,看看我们身处的这房间墙壁上就挂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及比达友族的画作,所以单看这房内的收藏就体现了一个大马的精神。”
他说,若把艺术馆内早期至今所收藏的艺术品,包括画作全集合在一起,就可从这些艺术品看到大马民族的发展史,及如何从一个刚独立的国家发展至今天这个面貌。“所以,人民要懂得珍惜及欣赏这些艺术品,艺术馆则要收藏及保存它,作为我国发展史的证据。”
莫哈末尤索夫也非常乐观看待我国的艺术发展。他说,大马有非常多游客,其中一个吸引游客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多元文化特色,例如食物、衣服及风俗习惯等,这些其实都是视觉艺术。
创作资源多元化
他说,没有一个国家可像大马一样,让游客可同时看到清真寺、华人寺庙及印度庙等,这些都是走在大街上可看到的艺术品。他相信,大马多元种族的特色,能让本土艺术更蓬勃发展,并通过艺术创作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多元文化。
“大马其实拥有非常丰富的创作资源,我们的周遭都被艺术包围,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发觉,因为这些艺术已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