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调,大马独中的数目将保持原状,不会再检讨,而董总和华社领袖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才明白事态演变。
他表示,在中学改制期间,华文学校有两项选择,即接受改制成为国民型中学,遵从教育政策,并报考大马教育文凭和初中评估考试,由教育部决定必修科目,并获得政府资助。
“一些不接受改制的学校,在当时的情况是无法持续经营,但这些学校创校已久,所以才决定让它们保持原状,当时的共识是:这些学校保存下来,但数量不能再增加。”
慕尤丁是出席新街场一项亲民活动后,被传媒查询是否有历史契约时,就打断提问,然而长篇叙述历史,强调独中保存下来虽是当时情况,但迄今仍有效。
他补充,政府的保证是这些学校不会被关闭,因为当教育法令提呈国会时,原本有条文赋予部长权力关闭学校,但经过讨论后已撤回了有关条文。
“华人社会更有保障,学校的地位也受到保证不会被关闭,这也是一种折衷方案。”
独中可成改制中学
慕尤丁也说,政府不会关闭,独中要维持原状,它可以继续办学,但若它要前进发展,可成为改制中学,如槟城日新独中改制成国民型中学后获得扩建。“对我而言,我们没有必要诸多论战。”
提及是否需要重新审视历史“协议”,慕尤丁表示,无须再重新检讨,因为它已经过去,如今重要的是如何发展得更好。
他也认为,继续争议这项课题的目的,只是为了炮轰马华,指马华不负责任、没有捍卫华文的权益。
增办独中起源于国内163个华团要求在关丹申办独中,在5月20日举办“20申办关丹独中和平大集会”。但慕尤丁在2天后于新山则搬出理由,宣称碍于教育法令和政策,以及历史契约维持现有的独中数量。
他当时更称,即使他身为教育部长也恕难从命。不过当时部长没有提及“共识”。由于慕尤丁言辞不明,特别是何等“契勺”,各造纷驳斥之余,更引发历史契约是否存在的谜团。
这包括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举证教育部前教育政策策划与研究组主任扎西里于2010年的一封公函,佐证历史契约确有存在,并要求教育部解释。
马华与民政党多位元老领袖却宣称契约是子虚乌有,马华还喊冤,称一定要查明此事,否则“枉吃死猫”。
之后,教育部长拿督魏家祥转达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谈话称,根本没有契约。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