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午12时许,亲友集合于放置孙速蕃遗体的新山中华公会绵裕亭,并分批鞠躬。当遗体抬上灵车时,众人都红了眼眶。
随后,灵车在孙速蕃的3名儿子和一名女儿的扶柩下,缓缓往绵裕亭后方的火化场开动。来到火化场时,长子孙彦哲跪下代表亲属向到场者行3个鞠躬,答谢众人的到来。
孙速蕃的遗体经火化后,骨灰将摆放在妻子的灵位旁。
今日出席者包括士都兰区州议员莫泽浩、新山中华公会会长林奕钦、署理会长拿督陈联顺等人。
无法亲领成就奖
曾于2008年荣获马华文学奖、2010年亚细安华文文学奖的孙速蕃,日前因大肠阻塞而入院进行手术,手术导致血压不稳定,于19日晚上9时10分逝世,享年73岁。
另外,昨晚家属举行追思会上,来自各地的文学界老朋友和学生千里迢迢赴会。
其中,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庄延波昨晚亲临追思会颁发,马汉于2011年获得的亚洲华文作家基金会文学终身成就奖。
令人遗憾的是,马汉无法亲自等到领奖的那一刻。
该奖项由马汉老师4名子女孙彦彤、孙彦哲、孙彦庄和孙彦彬代领。
庄延波受访时说,他和马汉老师是数十年的老朋友,特地从印尼过来颁奖,此奖的得奖人包括冰心和巴金,马汉能获奖,得来不易。
出席追思会亲朋好友众多,包括高教部副部长拿督何国忠、地不佬区国会议员邓文村、前马华署理会长陈广才、马华妇女组全国主席拿督尤绰韬、马华振林山区会主席张秀福、新山中华公会会长林奕钦、署理会长陈联顺、南方学院院长祝家华、新山文化工作者陈再藩、文坛好友陈雪风、林怀龙和蔡金殿等。
细数马汉生前事迹
文化界好友陈雪风、林怀龙和蔡金殿细数马汉生前的种种事迹,从小学就开始写作,到担任教师时向小学生推广写作、出版童书、编辑少年周刊、创办松柏教育机构、推动儿童文学,让华社家长重视子女阅读和写作风气,也得到中港台文学界的认同。
他们也提及55年前,在麻坡中化中学合办《碧海》杂志,向低年级学生推广写作,让人缅怀。
他们是马汉60多年的好友,自中化中学开始搞活动,参加校外学生周报活动,成为文娱青年,以文会友。
追思会播映马汉在6月初到南院为中文系演讲的短片,讲述其写作和出书经验,强调“写书写文章,让人很快乐”。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