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说,这需要修改联邦宪法第119(1)(c)条文,而该修文是阐明成为选民的条件。
他说,即使在修宪后也会有负面影响,因大部分国人在搬家后往往没有向国民登记局更新地址。
“当国民登记局的记录是他们的旧地址,他们并非居其所,要确定选民所在地,在何处投票也是问题。”
他继指,“使用旧地址也以致选民与投票地点相隔非常远,他们要来投票就很困难。”
旺阿末对《马新社》指出,其实最关键是国人要关心国事,时时更新他们的住家地址。
他表示,国民登记局所持有的资料库并不齐全,为首的是无法知晓是否符合选民资格。
“举例是心智失常者就丧失投票资格,但是他的名字还在国民登记局的名册内,因为他仍然是大马人。”
他强调,类似例子就必须在选委会的选民册内除名,因此选民册与国民登记局在这方面就无法协作,唯一之计就是选委会自设选民册,而可以除去该些不符合投票资格的国民。
可申请邮寄选民
另外,旺阿末指出,申请成为邮寄选民的表格即将上载到选委会网站,供海外工作的选民、军警申请。
他指出,尽管有人认为邮寄选民需被取代,但这些军警与海外工作选民都享有资格投票,所以需预先透过邮寄来投票。
他也说,来届大选将是媒体工作者首次作邮寄投票,至于人数多寡,胥视申请人数而定。
至于该些在海外工作的选民,他说,只限于该些在大马驻海外各大使馆的公务员、负笈海外的学生及选委会员工。
另外,选委会从周四始一连14天,已在全国949个地区展示去年第4季的更新选民册,选民可前往查询。
选委会公关沙比里说,选委会接获29万5122项选民申请,包括当中24万3751人是新选民,余者5万1371人是更新地址。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