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马每公顷稻田可生产约3.8公吨的稻米、沙巴约2.9公吨及砂拉越少过2公吨,若可提升至每公顷稻田有5公吨的生产量,国内产量可于2020年满足90%需求量。”
达祖丁昨晚出席由博特拉大学,在红土坎东方之星度假村举办的“提升本地米产量研讨聚餐会”时,如此表示。
进口米占30%
他指出,大马每年出产164万公吨稻米,占国内70%需求量,而进口米占70至80万公吨或30%需求量,只要透过科技、知识及技术的研发生产高品质的稻米,届时无须进口也可满足市场需求量。
“如何确保食品的安全及生产质量是一项挑战,除了先进的科技系统及设备,研发者的正面态度也是关键,希望透过各方的努力及技术研发,可为农作食品带来突破发展。”
举办单位发言人拿督法达阿都拉说,举办研讨会除了可增进各方研讨者的知识交流,也希望可集思广益,针对“集约系统”采纳不同的建议和意见,当中包括如何使用该系统提升食品的品质产量。
集约系统技术学代表万莫达教授表示,该研讨会的主题是“稻米集约系统:对食品安全的开发潜力”,研讨内容涉及先进农业科技、技术知识交流、化学及有机肥料的用法等。
“该系统是以不破坏大自然生态的技术、省约稻胚和用水量及有机材料培育出佳品,而全球稻米生产国包括印度及印尼已在使用该系统,以此提升农作品的产质量,希望透过研讨会,各方可对该系统有进一步的认识及了解。”
集约是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