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新注册的托儿所当中,其中66所成功取得政府所发出的开业拨款,款额达89万令吉,而2013年度财政预算案则是拨出1500万令吉,作为托儿所的开业拨款。
社会福利局法律及宣传主任再朵沙烈指出,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只有4%4岁及以下的儿童,进入已注册的托儿所,可见我国的托儿所市场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她说,目前已注册的住家托儿所只有146间,这意味著尚有许多住家托儿所并未注册,因此接下来将鼓励更多托儿所注册,而福利局的特别工作小组也将针对托儿所进行监督。
她今日在媒体汇报上表示,根据统计,从2008年至今年6月,全国共有2152间托儿所向当局注册,即住家托儿所占146间、私人托儿所占1869间、职场托儿所占111间及社区托儿所占26间。
再朵指出,从2008年开始,向当局注册的托儿所逐年增加,每年几乎会有逾100至200间托儿所向当局注册,而随著当局早前宣布简化托儿所的注册程序,导致2012年11月至12月间成功向当局注册的托儿所多达551间,已注册的托儿所提升至2045间。
享有双重扣税
她也说,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托儿所的设立,除了简化设立托儿所的注册程序外,也通过2013年度财政预算案,提供各项奖掖予设立托儿所的业者及企业,例如为员工提供托儿津贴的雇主,更是享有双重扣税。
她坦言,有意开办托儿所的业者面对一定的技术或运作问题,包括适合用作托儿所的特别地点有限、顾问费过于昂贵及不统一、无法通过建筑物使用条例、遭邻居反对、无法达致褓姆与儿童比例及最低薪金制度等。
再朵说,截至去年12月,全国共有1923间托儿所并未向当局注册,而这些托儿所也可能面对保姆不足或无法遵守最低薪金制等问题,而要他们符合当局的最低标准,可能令他们面对营运开销飙涨的问题。
她也说,随著政府在2013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各项惠及托儿所的奖掖,希望将有更多托儿所主动前往注册。
询及为托儿所评级一事,再朵说,当局将探讨这个问题,或在明年开始,依据托儿所的素质来评分。
她也说,根据社会福利局的最低标准,所有托儿所都必须遵守保姆与儿童的比例,所聘请的保姆必须是18岁以上的大马公民,任何一名业者、管理人、主任或保姆必须曾参加保姆基础课程或国家学前教育计划的培训并及格。
托儿所也必须为儿童准备足够的活动空间,即住家托儿所的2.5平方公尺以及私人、职场以及社区托儿所的3.5平方公尺,并拥有所需的器材及家具,且符合安全标准。
社会福利局的最低标准阐明,托儿所必须为孩子提供均匀的饮食及活动并公开展示,以及保持托儿所里外的卫生及安全。
政府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让25%的4岁及以下儿童上托儿所,这预计将涉及30万1584名儿童,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则必须设立1万837间托儿所。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