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总指出,教育部早在2010年提出《巩固国语强化英语》及2012年提出《国家教育政策》,这两份文件阐明“巩固国语、强化英语”政策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即贯彻单元同化政策和实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语文、一种源流学校”的最终目标。
为贯彻单元同化政策及实现“最终目标”,教育部采取的其中一项具体措施,是在教育大蓝图和《小学课程标准概念》,提出在华小和泰小第二阶段增加国语教学时间,从现有每周正课180分钟增加到正课及辅导班共570分钟,并采用与国小同样的国语课程和考试。
董总今日发文告指出,教育大蓝图第四章阐明的最后目标,是要所有小学都采用统一的国语课程纲要和评估标准,即涵盖全校1至6年级。
不认同增国文课
董总坚持728华团大会宣言和决议案,坚守2009年12月至2012年10月间三份华团备忘录内的华小每周180分钟国语课时的共识与立场。
他们强调,绝不认同献议增加国语课时至210分钟做法,这法形同自我放弃捍卫华小本质与特征的底线,打开缺口,掉入陷阱,为当局贯彻单元同化政策及实现“最终目标”开道铺路。
董总以1960年代许多华文中学惨遭改制为例及在1970年至1975年,西马英文小学全部遭改为国民小学,东马的英小则在1982年全部改为国小,此外教会学校也被改制,促华社认清前车之鉴。
“经过这场惨痛浩劫,英文中小学消亡了,华文中学减少了104所,也减少了93所华小和139所淡小。”
此外,各族学生都是以第二语文方式学习英语,虽然国小学生的英语上课时间,比华小和泰小学生的多出很多,但是《教育大蓝图》指出,在2010年大马教育文凭考试的英文考试(C1119)中,只有23%土著学生取得至少优等成绩,反而有42%华裔学生及35%印裔学生取得优等及以上成绩,英语水平比国小学生强许多。
董总说,教育大蓝图第三章列举了一项由2005年至2011年的调查,指出华小在这7年的小六检定考试的整体表现,一直都比国小的好。
三机构须坚持底线
“教育大蓝图现在把华小的国语课程和评估标准与国小的划一,要达到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有90%的学生考获至少优等成绩。这隐藏著致使华小变质议程,包括不断增加华小国语课时,划一华小和国小的国语课程和考试。”
董总呼请华社,尤其是华小三机构即董事会、校友会和家教协会,坚守华小180分钟国语课时的底线,以及必须坚决反对把华小国语的正课教学时间增加到210分钟,以及300分钟辅导班的建议,以坚决捍卫华小的本质与特征。
董总重申,任何的妥协或退让,将导致华校权益遭到侵蚀,面对变质及消亡危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