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教育部当年要从华社手中认养国民型中学,但认养后却不负责任,没有履行承诺,“教育大蓝图”没有提起国民型中学,预算案拨款也忽略国民型中学。”
他表示,教育大蓝图虽然规定未来13年的教育方向,但这不代表是铁版一块,因此国民型中学同道们都应继续争取,包括拨款。
他指出,国民型中学在行政及发展开销等方面也受到政府忽略,比起独中已经落后。除了人力开销,政府是不会主动帮忙的,有时候连水电排污费都有问题。
“既然养父不公,生父就要关注。我们要华社关注这项课题,不是为了资助,因为责任仍然属于教育部。华社要透过发文告等方式续支持国民型中学的复原运动。”
他指出,“行动方略会继续支持这个运动,透过翻译将国民型中学的困境告诉更多友族团体;同时我们也应持续向教育部施压,讨回公道。迟,总好过从未出现。”
陈友信是在尊孔国民型中学出席“国民型中学中华文化特征圆桌会议”时,发表有关谈话。
他稍后也在记者会上指出,圆桌会议后大家形成共识,了解到独中是华教运动的堡垒,而国民型中学和国中母语班学生都是华教运动的同盟军。
不会威胁独中
“华社也不必担心国民型中学强盛后威胁独中,我们主要是要求教育部做到改制当时的承诺。”
他也指出,全国华小约有7至8万名非华裔学生,他们后来也选择进入国民型中学就读,他们也将会是支持华教的一股力量。
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改制中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张金祥则在会上致词时表示,部份国民型中学的董家教成员对现有困境漠不关心。
“华社不能继续容忍这种现像,国民型中学需要肯为国民型中学献身的领袖来领导。”
他指出,除了必须华社凝聚发挥全体力量,跨族群思维也是我们该走的方向。
他也提醒,在不公平的制度内争取权益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希望家长和董家教成员以身作则,响应有关行动,付出关心,才是争取权益的步骤。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