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州行政议员拿督马汉顺对此表示,州政府对焚烧旧轮胎的课题非常关注,目前已知州内有25家以上非法烧轮胎的炼油厂,主要分布在新邦波赖、务边、红毛丹等偏远地区。
他指出,霹州环境局从2009年就已追踪非法烧轮胎炼油厂,对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总共发出61张罚单,并将其中一间工厂告上法庭,以及两周前更将甘榜牙也一间工厂勒令关闭。
“由于罚款已无法有效遏阻非法炼油厂,如今州政府将决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勒令要求这25间非法炼油厂暂时停止,同时,将广邀业者于本月27日召开对话会。”
马汉顺今日在霹州政府大厦召开记者会时,如是表示。陪同的有霹州环境局局长阿都拉萨、大马轮胎复新暨代理同业公会联合会会长陈贤通、霹雳轮胎同业公会会长蔡远芳及总务王新荣等。
霹政府愿当顾问
马汉顺表示,霹州政府乐意当业者的顾问或其他形式作配合,寻求对环境友善和不造成环境、空气、水源污染的旧轮胎裂解方式,而现今中国已发展出轮胎裂解的新技术。
“霹州内有超过400家轮胎商家,每天至少有8000条轮胎报废,因此,希望能引用中国发展出的新技术,透过与炼油业者共同集资的方式,改善与提升霹州内轮胎炼油工业。”
阿都拉萨说,该局从2009年开始针对波赖的非法炼油厂发出了49张罚单、38张警告信、16次没收器材及一宗告上法庭的个案;而在红毛丹地区则发出6张罚单、5张警告信,以及2次没收器材。
毒废气危害健康
他指出,该局所发出的罚款最高金额也只是2000令吉而已,因此,若要严励打击炼油厂,必须与地方政府作配合,而我国也绝对不会发出烧轮胎炼油的工业执照。
之前,霹州公正党揭发,近年来非法烧轮胎炼油厂纷纷在霹州内设立,有多达15家集中在新邦波赖,生产低品质工业燃油作贩售,但排放大量有毒废气予空气,严重危害霹州子民健康。
新科技成本逾千万
大马轮胎复新暨代理同业公会联合会会长陈贤通表示,现今我国小资本额的裂解轮胎炼油方式,是使用大镬装满轮胎后,以火烧作蒸煮的“土法炼油”,而轮胎炼油新科技要价超过千万令吉。
他今日在记者会上指出,土法炼油可提炼出约32%的工业燃油,每公升售价约1令吉25仙,主要供廉价工厂使用,轮胎炼油厂是有必要存在的,因为处理废弃轮胎是所有人面对的挑战。
“轮胎不能用作填土或丢置在池塘,因为日后将会造成地陷和释放有毒物质,同时亦不能弃置在旷野,否则将会导致蚊虫滋生,所以有效裂解轮胎避免污染环境,是该个工业最大难题。”
他说,中国发展出来的新技术称为“工业连续化废轮胎裂解生产技术”,最理想的情况是可裂解出40%燃油、35%碳黑、15%钢丝,即可达90%的再循环利用,品质接近柴油。
不过,他也说,这项新技术与机器成本需500至1000万美金(1638万至3277万令吉),虽然中国25年前也有土法炼油,但20年前开始已禁止,这方法却在大马还存在。
新邦波赖州议员陈家兴表示,大马目前仍沿用70年代的环境法令监管环境污染课程,其实,已经不合时易。
他直言,州政府召集业者共商对策只是“人治”的办法,而非解决问题的“法治”之道。
他强调,政府在过去5年来没严加执法打击非法炼油,这是对业者纵容和对居民不公,非法工厂暂停运作并非长远解决之道,也赔上了霹州子民的健康,所以政府须杀鸡儆猴。
“非法炼油厂在这5年间暴增至25间,霹州政府对此事其实了如指掌,却消极应对,在此须负上监督与执法不力的责任,同时,应调查是否有官员包庇和游走法律边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