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发展影响每一代人的转变,然而,国家迈向发展,社会经济压力却未见减少,甚至因通胀而增加,这种压力发生在老中青身上,产生不同的应对方式。
《东方日报》为此访问了老中青三代人对理财的观念发现,老一代人会选择“存钱”来达到平稳与保障;青年人受老一辈的理财观点影响的同时,会选择投资来取代“存钱”;但来到少年,经济来源自父母的一群,一般受不了物质诱惑,宁愿打工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
40年代只求温饱
现年69岁的林阿姚(家庭主妇)受访时表示,40年代出生的人,多数不图富贵只求温饱,因为他们多数经历战乱或灾害,在面对饥饿的情况之下,对于理财观念是分毫都重要,所谓的“富贵”就是做工存钱能买些必需品及三餐温饱。
“淳朴的老一辈人只求拥有实在的生意或稳当的工作,尽管这不轻松,但他们是知足的一群,这和大环境的影响有关,他们渴求的不是大富大贵,而是靠自己赚钱过平静及踏实的生活。”
除此之外,对吕忠信(32岁,电器承包商)而言,本身经历老一辈教导的理财教导,了解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但面对周遭物价飙升及债务缠身,在财务管理上还是会面对钱财周转不顺的问题。
他表示,由于储蓄不多,为保障会把钱拿来进行股票投资及购屋置产,以盼未来产业增值转售赚取利润。
他还坦言,身边朋友大多数是已婚男士,即使他们努力储蓄,但是在筹备婚礼时可能花光储蓄甚至倒欠卡债;有些组织家庭后上有老人要供养,下有小孩要抚养,常常会变成“月光族”;一些甚至因为理财不当,陷入被判破产的窘境。
至于少年人对理财观点也有别,陈家进(17岁,学生)受访时表示,本身虽然有存钱的习惯,但经济来源自父母及假期打工,虽然个人会为消费设置底线,并用于娱乐方面,但所存的储蓄只是刚好够用。
少年消费无节制
另外,陈家进还说表示,身边的朋友普遍都有受过教育,但有时还是会受到物质上的诱惑,自制力比较差,所以会毫无节制地尽情消费。
“身边的一些朋友还是会购买名牌奢侈品,以满足自己在物质上的需求。”
理财专家指点明路 做好预算消费不超支
大马财务理事会前副会长张晋雄表示,谨慎理财是每阶段人士必学的一堂课,每个人的收入与开支必须对比,提早预算消费范围,未雨绸缪,才能避免陷入经济囹圄。
他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现代人须在生活中贯彻正确的理财观念,老一代则要为自己准备医药保障,中年人可进行投资计划及增值投资,年青一代,应做好开支记录及培养良好的储蓄习惯。
他也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来提醒大众必须成为精明的消费者,提早做好财务规划,为未来的生活铺路。
“但现今年轻一代和老一辈的理财观念不一样,现代人会用分期付款方式或用未来钱购买东西,因此必须谨慎处理个人消费。”
他表示,市场上出现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应该成为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就算是初踏入社会工作的新鲜人士在购车方面,也必须谨慎对比自己的收入及支出,以防花费在不必要的消费。
把握赚钱机会
他建议人们精明理财的同时能把握赚钱机会。他说,我国目前还是有许多就业与创业机会,有意创业的人士应转换新时代的模式面对契机,并对未来创业做好准备。
他也提醒,国人应尽早做好基本的财务规划,有债务者更应减低自身债务,面对财务问题者应减低开支和提升收入,自制购物欲望,以免陷入财务危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