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以目前渔获量来说,围网捕鱼只能捕获30%特定鱼类,而剩下的70%还须拖网捕鱼。
“围网的渔民是自己寻找鱼群,若看到鱼群就用网围起捕捞,但他们只能捕获特定的鱼类,不是所有的鱼类都可以捕捉得到。至于其他的鱼类都是口拖网捕获。”
他表示,农业部不应该因为一小部分的违规分子,而对其他奉公守法的渔民采取禁止使用拖网捕鱼的措施。他认为,这是一个倒退的做法。
他指出,拖网捕鱼技术是在30至40年前从泰国引进,当时候大马只用围网和放网方式进行捕鱼。而也因为开始实行拖网捕鱼后,当时渔民的生活则逐渐获得保障。
“这是一个退回30、40年前的做法。”
纪伟成是今日接受《东方日报》电访时表示,很多B牌的渔船船只都很小,是不能装上围网捕鱼的配备。同时一张鱼丸都要20万令吉,无形中造成渔民的负担。
“农业部根本不了解,渔民是如何将鱼捕上岸,哪一些鱼适合用围网,哪一些鱼又适合拖网。”
他指出,农业部不能因为一小部分的渔船违法进入A区去捕鱼,而让其他奉公守法的渔民一并遭殃,这种态度是不对。
破坏海床生态
“很多渔民都奉公守法的,在深海作业,这些就已占总渔获量的70%。围网渔船是捕不到的。”
近年来,频频传出有B牌和C牌的渔民越界前往A区进行拖网捕鱼,而这不止破坏海床生态,也严重影响A区渔民的生计。
根据渔业局的新规定,距离海岸线一海里以内的海域称作保育区,作为沿海资源保育和繁殖区域;一至8海里则是A区,作为A牌渔船和传统的捕鱼方式;8至15海里是B区,B牌渔船允许使用拖网捕鱼方式,惟舵手必须是本地人;而15海里以上则是C区,以大型渔船为主。
纪伟成提到,大马的国家渔业政策在几十年来都没有一个如何保护沿海资源的明确方向,虽然政府宣布1海里内的海域是沿海保护区,惟却没有阐明要如何执行。对此,这才是政府应该去执行的。
针对是否会就此事向农业部做出反应,他表示,任何有利于渔民的事,渔业总会都会向政府进言。“渔业总会强调保护国家沿海资源,政府应该与渔民配合。”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