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数据显示,大马爱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已经从以往共用针筒的血液接触传播,渐渐转变成性接触传播,而同性性接触的传播趋势令人担忧。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苏巴马廉指出,去年爱滋病新增病例仅20%的病患,是因为吸毒共用针筒而染病。
原定今早为全国世界爱滋病日活动主持推介的苏巴马廉,由于必须赴汶莱出席一项临时会议而未克出席。他的演讲稿由卫生部疾病控制组(传染病)副主任沙阿里医生代读。
苏巴马廉说,以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提出了零新增感染的目标(2011-2015)来衡量,我国已成功减少了吸毒者共用针筒的传播,也成功减少母婴传播,但仍无法减少性接触的传播。
因此,他促请卫生部官员能够提出良策,以减少性接触的爱滋病传播。
根据数据,我国自1986年爆发首宗爱滋病感染病例后,截至今年9月,已有10万4197人证实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中1万6918人已死亡。
卫生部把吸毒者、女性性工作者、变性人和男同性恋者列为感染爱滋病高风险群。
70%病患是巫裔
“若以累计的数据计算,因共用针筒注射毒品的吸毒者而染病的患者仍占多数,即65%,而25%是因为性交,少过1%是妈妈传染给婴儿,另9%则原因不明。因性交染病的患者中,有83%是经异性性接触传播的,另17%是男同性性接触。”
苏巴马廉表示,10万4197名患者中,70%是巫裔,华裔占15%,印裔8%,外籍人士4%,大马其他族裔3%。
同时,患者的年龄层以30至39岁占大多数,占43%,20至29岁占33%,40至49岁5%。
“有2%或2643人,是20岁以下的患者,其中1018人是被母亲所传染的孩子。”
去年马来西亚爱滋病新增病例有3393宗,每10万人口有11.4人确诊。
今年1至9月则有2525宗,卫生部估计,今年的确诊人数会达3367人,即每10万人口有11.2人确诊。该部希望这数字能在2015年降至11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