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打的苏海米上议员在上议院问答环节时问道,“我在巡视白沙罗地区某学校时,发现学生都在讲英语,没有一个人讲国语,后来巡视数家学校也是如此。教育部是否知道这种风气的出现?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依德利斯尤索则回答说,教育部落实“巩固国语,加强英语”政策,但课程设计是以国文为基础,学生必须掌握流利的国文。
他强调,“他们这样不代表不会讲国语,他们学校鼓励他们讲英语,是鼓励他们多练习。教育部会让国语成为学校主要语文,但同时也要提升英语水平,以确保他们拥有国际竞争力。”
此外,教育部也通过多项措施改进学生的英文水平,特别是增加节数及聚焦英语不及格情况严重的“热点学校”。目前国小英文节数为10节,远远超过华小的5节。
依德利斯指出,小学标准课程纲要(KSSR)下,国小英文节数从7节增至10节,教学法也采用寓教于乐的“语言艺术”教学法。
“1年级至2年级的教学不再以文法为主,而是以故事引发学生兴趣。识字与精算计划2.0(LINUS2.0)计划,则是让1年级至3年级学生可以开始阅读英文。”
关注英文不及格学生
他也表示,全国827所郊外学校则推行中学口说流利程度计划(OPS-English),中一至中二专注在听说能力,中三至中四则注重交流互动。
他说,教育部也关注1121个英文不及格率超过23%的热点学校,课室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室外则致力提升英文口语能力。
他指出,英文师资的训练方面,政府已通过专业英语教学(pro-ELT)课程训练5010名教师,另有9000名会在明年4月毕业,1500会在明年杪毕业。
他也表示,政府也让来自英国、美国、澳洲及纽西兰的英语母语教师,以及100名美国福布莱特奖学金得主,进入学校协助英语教学。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