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指出,金马仑是国内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当地的农户在该处开垦及耕种已迈入第三代,但每年还是需要更新农耕地的临时地契,令人感到遗憾。
他说,国家独立至今已有57年,高原的农民尚未获得一纸正式地契,以致衍生出种种问题,如备受关注的非法土地及非法外劳等。
“因此,金马仑的农民应加强心理建设,在面对打压时团结一致,然后以‘土地开垦者’的姿态,理直气壮向政府争取权益,要求解决土地、劳动力及农业发展的问题,相信隆雪华堂及其他组织都愿意从旁给予协助。”
陈亚才是于昨晚出席隆雪华堂与金马仑农民交流座谈会时,发表谈话。逾50名农户出席这项交流会,并在会上提出非法土地与外劳的提问。
他也说,金马仑所面对的问题,不应被看成是地方性课题,而是涉及国家粮食安全,政府应拟定长远的解决方案,将当地的非法农业活动合法化。
影响农业发展
他炮轰政府的政策混乱,在解决劳动力的课题时变化莫测,一时强烈打压外劳,一时却引进大批的外劳,所以更别说要协助农民转型自救。
他也批评政府开起倒车,拖慢国家发展脚步,如旅游部长拿督斯里纳兹里及政府在金马仑高原面对困境时,即使没有帮忙,也不该落井下石。
此外,隆雪华堂民权委员会主席廖国华披露,耕种的土地需每年更新临时地契,造成农民不愿做出更大投资,影响国家农业发展。
“为解决金马仑的农业问题,农民应组织起来,向执政者传达农民的看法,而且不但要将话说出来,所说的话还要让社会听见及看见。”
出席这项交流会者尚包括行动党丹那拉打州议员梁金福、马来西亚农民产销合作社董事主席孔日华、隆雪华堂社会经委员会主席李英维及金马仑花业公会执行秘书杨良明等。
设合作社争取利益 改善农产品产销制度
马来西亚农民产销合作社主席孔日华指出,金马仑高原的农民可通过成立合作社,解决当地农业产销的问题。
他说,比较非政府组织,合作社更能为农民争取利益,在农业发达的欧美国家,大部分的农民都加入合作社,台湾及中国农民也团结在合作社的旗帜下,将农业推向企业化发展,建立本身的品牌。
“此外,合作社还可视为农民与政府之间另一有效的沟通平台,目前只需3个人就能申请注册,再通过广召会员团结起来,结合广大农民的力量向政府争取权益。”
非法农耕地仍存在
孔日华也说,虽然非政府如马来西亚菜农总会在为农民争取利益时可以团结一致向有关当局施压,但是长期困扰农民的非法农耕地、产销制度及外劳等种种问题,还是依然存在。
因此,他鼓励金马仑高原农民摆脱对合作社以往的偏见,在各区成立本身的合作社,再进一步扩展至金马仑农民合作社,向政府谋取权益及改善农产品的产销制度。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