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讯)大马零售商协会(MRA)主席拿督林跶镪呼吁政府,采用分区落实最低薪金制政策,以便更合理反映全国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差异。
林跶镪建议政府,不妨效法且采用类似印尼的模式,根据地区生活成本来调整最低薪金。
他指出,协会对提高最低薪金制的政策持开放态度,但希望政府能考虑地区的差异性。
“我们建议政府根据地区生活成本来制定区域最低工资政策,例如玻璃市的生活成本较低,而巴生谷较高,分区政策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他是在今早与昌明爱心组织(Pertubuhan Rahmah Madani, PRM)共同举办的企业社会责任合作仪式上,发表上述言论。
根据之前最后一次调整的最低薪金制提高到1500令吉的政策,他指出,巴生谷由于生活成本高,来自其他州属的工人基于难以负担,进而导致巴生谷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他认为,雇用外籍劳工的主要优势在于成本效益,应聚焦补充本地劳动力不足的行业,如种植园和建筑业等行业,而非普遍提高他们的最低薪金制。
关于雇主需为外籍劳工缴纳雇员公积金(EPF)的问题,他对其潜在的长期影响表达了担忧。
“若要求外籍工人强制缴纳公积金,这可能无意中成为吸引他们长期滞留的诱因。我们应鼓励他们在合同期满后返回家乡,保障本地劳工的就业机会。”
他重申,政府应保障本地人的就业优先权,同时平衡外籍工人在必要行业中的角色,以维护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出席活动的,还包括大马零售商协会副主席卡苏玛、主席顾问陆志光、昌明爱心组织(PRM)主席阿都慕伊兹和昌明基金会(Yayasan Madani)主席代表艾迪尔哈里曼等人。
首相安华于去年10月18日提呈2025年财政预算案时宣布,2025年2月1日起,全国最低薪金将从每月1500令吉提高至1700令吉,至于雇用少于5名员工的雇主,政府将给予6个月宽限期,即从2025年8月1日起才生效。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