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4日讯)学者认为,东盟常驻代表委员会(CPR)起到重要作用,能确保成员国尽管面临政治制度、国家优先要务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却仍能保持团结,并朝著区域一体化迈进。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高级讲师莫哈末阿兹祖丁教授说,自1967年成立以来,东盟已从最初的3个成员国发展到10 个,并基于共同利益团结起来。
“由于东盟各国的国家利益、财政经济、文化和语言各不相同,要团结它们并不容易。不过,这个地区的优势在于巨大的市场潜力,这里人口超过6亿8000万,经济价值达数兆美元。”
他昨晚作客马新社电视台的第46届东盟峰会特别节目时指出,“东盟方式”强调不干涉主义和通过协商一致解决问题,尽管经常受到批评,但却仍切合实际。
“例如,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为解决缅甸危机所做的努力并不是为了承认军政府,而是为了寻找解决人道主义问题的方法。”
他说,常驻代表委员会在东盟领导人最高层决策与各成员国国内落实之间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作客同一个节目的博特拉商学院MBA项目主任阿末拉兹曼教授则指出,经济层面是东盟各国达成共识最有效的平台。
“经济课题是直接关系到民生和政权稳定的重大课题。因此,东盟常驻代表委员会在确保各国政策协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供应链、投资和基础设施等课题上。”
他说,由东盟十国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等合作方式,以及对区块链和人工智能 (AI) 等技术的开放态度,可以增强该本区域的竞争力。
“并非所有外国投资都适合所有国家。因此,东盟的精神在于找出每个国家的优势,例如,如果大马无法容纳制造业投资,或许柬埔寨或寮国可以接纳,而像我们这样的国家则可以在专业知识方面做出贡献。”
拉兹曼还强调跨境基础设施支持的重要性,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东盟国家,可以开辟更多的经济机遇。
两名教授一致认为,东盟只有集体表明外交立场,特别是在南海、缅甸危机和全球贸易等课题上,才能成为在全球舞台具影响力的中间力量。
昨天在吉隆坡会议中心(KLCC)举行的东盟常驻代表会议,是为第46届东盟峰会做准备。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