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7日讯)一名老师发现大马学生使用印尼语来作答试卷,把医院写成是“Rumah Sakit”,把朋友写成是“Teman”等,老师忍不住提醒学生,直指这些都是印尼语,不是马来语!
根据网上流出一段老师训斥学生的视频显示,这个名叫Cikgu Gja的巫裔老师直言,她相信学生是受到网路内容的影响,导致近日她发现有学生在考试中使用了印尼语作答。
她解释说,虽然印尼语和马来语的词汇很相似,但用法却不尽相同。
她提醒学生,在回答考题、尤其是作文时,应避免使用印尼语,并举出一些学生的例子,例如将“医院”写成印尼文的“Rumah Sakit”,而非马来文常用的“Hospital”;又用“Teman”指作“朋友”,而不是“kawan”。
她也呼吁家长配合监督孩子的语言使用情况,指出如今许多学生深受印尼网红影片影响,进而影响对马来文的掌握。
不过,她强调自己并非贬低印尼语,并认为印尼语同样是一门富有文化底蕴的美丽语言。
她之所以发声,是因为本地学生应依据马来西亚课纲,在考试中正确使用标准马来文。
不少大马网民对她的言论表示认同,并分享他们也曾见过孩子将“Arnab”(兔子)写成“Kelinci”,“Basikal Elektrik”(电动脚踏车)写成“Speda Listrik”等印尼词汇。
“我孩子也说(印尼语),真让人气愤啊!”
也有网民提出疑问,为何古马来语中原有的词汇如“Rumah Sakit”如今却不被接受?对此,有人解释,现代马来语已需依据国家语文局(DBP)所制定的标准。
语言的转变亦引发部分网民感慨,质疑为何现今年轻人如此容易受到影响。
“我们以前放学回家都看好几集的印尼剧,但也没在考卷里用印尼语啊。最多只是和朋友开玩笑时说说罢了。怎么现在的年轻人会真的在考试中使用印尼语呢?”
“以前我们也是天天追印尼连续剧或假期播的童话剧,但我们从来不会用印尼语来写作文啊。”
“我们以前放学回家都看好几集的印尼剧,但也没在考卷里用印尼语啊。最多只是和朋友开玩笑时说说罢了。怎么现在的年轻人会真的在考试中使用印尼语呢?”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