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9日讯)针对近期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事件,霹雳州国阵公共服务及投诉局主任拉威促请马来西亚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采取迅速果断的执法行动,全力打击相关欺诈行为,以防更多无辜民众受害。
他发文告指出,随著网络诈骗手法日益猖獗,不法分子甚至假借政府推行的“昌明经济:强化人民”政策之名,在社交平台散播虚假的援助金消息,并附上钓鱼网站链接,引诱民众点击上当。
他表示,他近日接获来自各地的多宗投诉,情况大同小异,不少民众透过WhatsApp等通讯软体收到宣称“政府发放1000令吉援助金”的讯息,内容甚至标示“合资格者可透过TNG电子钱包申请”,并附上一个看似正规的网址。
“这类讯息其实是精心设计的网络钓鱼骗局,不少人因误信其真实性而点击链接并输入个人资料,初期或未察觉异常,但在数日或数周后,却发现手机被入侵、社交帐号遭盗用,甚至银行帐户出现可疑交易。”
他强调,该类诈骗手法越来越专业化,诈骗网站不仅设计与官方网页极为相似,还具备互动功能,如申请表单与“进度查询”页面,令人难以分辨真假。一旦点击该类链接,不法分子便能在用户装置植入恶意软体,窃取通讯录、一次性密码(OTP)、银行帐户资讯、电子钱包登入资料、社交平台帐号等敏感讯息。由于其潜伏性强,受害者往往在发现时已蒙受损失,欲追讨数据或金钱亦困难重重。
对此,他呼吁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网络安全机构(CyberSecurity Malaysia)与警队网络罪案调查单位应联合行动,追踪并封锁诈骗网站、强化社交平台的监控与内容审核机制,以及修订法令,加重对网络诈骗者的刑罚。
他建议,政府应重新检讨现有的网络犯罪法令,对钓鱼网站操控者与诈骗集团成员施以更严厉惩处,以建立更具威慑力的执法环境。
此外,拉威提醒民众,虽然诈骗防不胜防,但透过提高警觉、谨慎操作,仍可降低受骗风险。接获任何关于援助金、快速贷款、政府补贴等讯息时,务必透过政府官网或官方热线进行查证。
民众切勿点击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尤其是陌生人传送、未经认证或带有“免费”、“奖励”字眼的页面;切勿轻易提供个人资料,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帐号、一次性密码(OTP)、电子钱包帐户等,应仅限于政府官方平台或亲临相关机构处理。
为协助民众识别诈骗资讯,民众可通过以下官方管道进行查询与求助:MCMC投诉平台(https://aduan.skmm.gov.my)、网络诈骗警报中心(CCID Scam Response Center)(03-26101559/1599),以及财政部援助金核实网站(https://belanjawan.mof.gov.my)。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