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致力将2020东京奥运会打造成首届性别平等奥运,并在开幕仪式上安排一男一女作为各个代表团旗手。图为李梓嘉和吴柳莹担任马来西亚棋手,率领大马代表团入场。(图取自路透社)

 2020东京奥运会成功落幕,但运动场上的性别议题却从未停歇。国际奥委会(IOC)曾决意表明,在本届奥运中致力落实性别平等。除了在开幕式上,安排一男一女担任各代表团旗手;在比赛安排上,增加9项男女混合项目;也通过名额分配,成功让女性参赛选手达到近49%。

然而,另一边厢,当运动场上出现不符合社会主流审美的女运动员——蓄著一头干练的短发,身形缺乏所谓的女性线条,或仅仅因为身材不如以往苗条——往往会引来性别歧视的言论,有人缺乏脉络地将比赛输赢归咎于身形外观,甚至对运动员性别做出质疑。而遭受性别歧视的又何止于女运动员。这些究竟是合理的质疑还是浅薄的偏见?长期体能训练如何改变运动员的体型?拥有特定身形是否必然占据优势?

走出运动场外,这样的声音依然回荡在社会各个角落,从校园到职场,包括其他社交场所。这些针对外观的评论是否构成“身体羞辱”?主流社会对男女特质的偏好如何随著时代演变?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每个人所展现的性别气质?

马来亚大学体育和运动中心高级讲师许登健。
马来亚大学体育和运动中心高级讲师许登健。

长期锻炼影响身形外观

运动员的外观不符合社会主流对特定性别的期待,或许会让人率先联想到荷尔蒙在作祟。第二性征,亦称副性征,是指除了生殖器官(第一性征)以外,两性在青春期时因身体发育而体现在外观上的差异,包括身材、体态、相貌和声音等,这些特征的展现,与人体内的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

长期进行运动和体能训练确实会改变雌激素水平,进而影响乳房发育和女性体态,然而,马来亚大学体育和运动中心高级讲师许登健表示,运动对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不大。“当我们论及运动改变身体外观时,通常不是因为荷尔蒙本身,更多是因为肌肉量增加和体脂肪减少,导致一个人看起来更精瘦而健壮。至于体型魁梧的运动员,他们通常进行大量的阻力训练,加上饮食的调整,才会练就壮硕的身材。”

有些热爱健身、肌肉发达的人士,会服用合成代谢类固醇来刺激肌肉增长、增强骨骼密度,在这些案例中,荷尔蒙才会起到重要作用,但许登健强调,在世界反运动禁药机构(WADA)的条例下,运动员严厉禁止服用合成代谢类固醇。

相同训练强度,成果因人而异

即使是在同一个体育项目,每个运动员的体型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区别,有些女运动员的体态更为中性化,有些男运动员则不如竞争对手般壮硕,当中涉及多种复杂因素,而遗传因子是其中之一。许登健举例,有些人天生骨架瘦小,不管他们摄取再多营养,纵使能够增加肌肉量,但很难达到魁梧的程度。

另外,人体的肌肉纤维大致可分成两种:I型肌纤维,亦称慢缩肌,体积较小,可以储存更多氧气,支持讲求耐力的有氧运动;II型肌纤维则称为快缩肌,体积较大,可瞬间产生强大的爆发力,但容易疲惫。“因此,若你的身体天生能产生更多II型肌纤维,自然地,你就会看起来更健壮。相反而言,就会长得更精瘦。”

体能训练类型也会影响运动员的身形,他补充:“若你进行大量有氧运动,每天跑步至少1小时,身体会燃烧脂肪分解肌肉,你或许会看起来相对瘦小。相反的,若你进行大量无氧运动,系统性地完成负重训练,身体会产生更多II型肌纤维,你更有可能看起来强壮一些。”即使两个人进行一样的训练规划,摄取一样的饮食,许登健表示,不同的个体很可能也会产生不同的成果。此外,运动员的生活方式、睡眠充足与否、抗压能力等因素,都是必须纳入考量的因素。

许登健表示,决定一个运动员的身形,除了遗传基因,还要考量体能训练类型和饮食作息等因素。
许登健表示,决定一个运动员的身形,除了遗传基因,还要考量体能训练类型和饮食作息等因素。


 
5+6元素影响运动表现

如此一来,我们是否就能简单定论,特定身形必然更有胜算,甚至将输赢粗暴地归功于运动员的外观?许登健指出,在运动科学领域里,运动员的表现取决于5+6个元素:5个健康元素,分别是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力量、柔韧度,以及体脂肪与非脂肪部分的组成比例;6个技术元素,则涵盖爆发力、速度、敏捷度、协调、平衡和反应时间。

“以短跑女运动员为例,若她拥有更多骨骼肌,就能产生更强大的爆发力,自然较有优势。然而,拥有更多骨骼肌,是否是一项专属于男性的身体特征?再说,从技术层面而言,或许她经历非常刻苦的训练,或许她进行大量阻力训练,因而比起竞争对手更强壮,拥有趋近于男性的肌肉量。”

实际上,占据世界人口一半的女性,要在当中找出0.1%拥有异常高的睾固酮水平或骨骼肌的个体,许登健认为并非不可能。“毕竟我们谈的是极少数的案例。”国家体育组织或会在茫茫人海中,针对相应运动项目,寻找身形或骨骼具备优势的小孩,从小开始进行锻炼、塑形,“若要寻找游泳选手,肩膀比平均水平更宽的女孩,或许会更有潜能;若是举重项目,身高较矮、下盘较宽的身形也更有优势。”

秉持无罪推定 

对于网络充斥评价选手外表,甚至质疑选手性别的言论,许登健认为这些是性别歧视的观点。“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的外表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观而做出评判,到头来,我们还是要看成果。”同时,他并不否认作弊的可能。“她或许是跨性别者,她或许使用禁药,这些都是可能性,但我们没有证据。而国际奥委会会有专业的团队为选手进行性别鉴定。”

这些质疑绝非新鲜的事,事实上,运动场上的性别鉴定向来存在争议——从最初的裸体检验,让人感到难堪、屈辱;直到1968年,国际奥委会开始通过检测染色体来辨别男女,却引发更多争议,因为世界上存在双性人,即使性别染色体呈“XY”,但天生生理结构与一般女性无异;后来,睾固酮水平成了性别鉴定的焦点,国际田径总会(IAAF)在2018年规定,参加中距离国际赛跑赛事的女选手,睾固酮浓度需低于5纳莫耳,但睾固酮是否是决定速度和力量的关键因素,至今在医学研究上仍未有定论。

“这是非常敏感的课题,我也理解国际奥委会的难处,我们没有一个指南去鉴别,有些人天生拥有异常高的睾固酮水平。若因无法掌控的生理状况遭到禁赛,这未免不人道。”许登健续道:“除非我们有确切的证据证实选手作弊,服用合成代谢类固醇,否则在这之前,我秉持无罪推定原则。”

世界田径联合会前身国际田径总会(IAAF)在2018年规定,参与女子国际赛跑赛事的选手,睾固酮水平需低于5纳莫耳标准。
世界田径联合会前身国际田径总会(IAAF)在2018年规定,参与女子国际赛跑赛事的选手,睾固酮水平需低于5纳莫耳标准。

理性观赛 运动表现才是焦点

体育是身体条件与技巧战术的结合,而决定一名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好坏,不应该只归纳成一个简单的因素。对运动员体型做出批评很是简单,许登健表示,这的确有可能是取胜或落败的原因之一,“但背后铁定还有更多原因,我们需要看支持系统是否足够、培训是否正确完成、长达4年的周期性训练是否妥善规划等等,很多因素都落在运动员的掌控范围之外。”

体育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成就运动员的光芒背后,有教练、管理层、运动科学支援团队等等。许登健指出,为了备战奥运,运动员并非在比赛一、两年前才开始锻炼,他们必须至少在4年前决定参赛类别,做好周期训练的规划,并过著像兵士一般的生活。“除了遵守严格的作息表,训练活动也包含大量乏味的练习。以羽毛球为例,为了练习发球或网前球,他们可能需要持续重复相同的动作1000次,这是非常无聊的过程。”

因此,观看运动赛事时,在未有专业团队进行科学、透明且全面的调查而得出结果之前,许登健认为,我们不应自行作出猜测和判断,更不应该以自己的审美标准而随意批判。反之,将体育视之为体育,专注和享受运动员尝试突破人类极限的表现——他们让我们知道,原来一个人可以跳得那么高、跑得那么快、举起超乎想像的重量,那是你和我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的事。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朱家姐弟不幸在车祸中丧命。

【休旅车坠沟夺3命】一家人原计划8月中国旅游

阅读全文

载孕妻去医院待产途中遇车祸 男子痛失妻儿

阅读全文

司机竟在德士上“打手枪” 把女子吓坏

阅读全文
12岁男童即将就读国中,却意外被铁卷门夹住、压到脖颈一度失去呼吸心跳,送医抢救仍不治。(图取自中央社)

小六生遭铁卷门夹身亡 老师不舍:毕业证书都做好了

阅读全文

【X分钟看懂】电动车未来是中国的!

阅读全文

猫咪僵尸跳

阅读全文

【新速食风潮】与其执著于是否加工 不如检查食物的营养价值

特写

懒人食品,相等于快速、方便、加工食品,但无论是加工食品或是速食,像是罐头食品、香肠、快餐、快熟面等,都给人一种“好像很不...

阅读全文
懒人厨房推出鸡胸系列,迎合现代年轻人追求健康的饮食生活。

【新速食风潮】备餐无需大费周章 懒人餐10分钟上桌

特写

疫情之下,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但宅在家,不想做饭,更不想叫外卖?这时候,速冻美食便能满足人们需要——不出门、不点外卖、制作...

阅读全文

【躺平要不要】引发连锁反应 选择安逸不只是个人问题

特写

“站不起来,索性躺平。”此现象不只出现在中国社会,世界各地都有著相似的情况,英国有纳特族、美国有归巢族。本篇邀来UCSI...

阅读全文

【躺平要不要】抗衡过度竞争 躺平族自有一套人生规划

特写

“疫情下日子艰难,好想躺平。”近期,“躺平”风潮日渐受到关注,亦出现两极化的反馈。一方认为,选择躺平就是不事生产的消极心...

阅读全文

【疫苗中心前线】无惧染疫风险 志工盼群体免疫早日实现

特写

疫苗接种中心设有多个站点,每天都会迎来大批人流,若没有工作人员妥善协调、指引方向,在人潮恣意涌动下,不仅增加病毒传染的风...

阅读全文

【疫苗中心前线】HCO严守作业程序 确保民众顺利施打疫苗

特写

抗疫至今,我国疫情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严峻阶段,即使在国家复苏计划下,先后执行1个半月的全面行动管制(FMCO)和强化行动管...

阅读全文
笑容能够治愈自己,也能感染他人。快乐是可以传递能量的,即便生活不如意,也要积极保持笑容。

【逆境微笑】“笑容相册”集结真情流露的笑意

特写

疫情一烧已将近2年,看不见的病毒悄悄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人与人变得更加疏远,在口罩罩住病毒的同时,...

阅读全文

【逆境微笑】一展笑颜抗衡压力,还能互相鼓励

特写

一场冠病大流行,让不少人失去工作、自由,甚至是挚亲,翘起嘴角这个简单动作,也逐渐变得困难。你有多久没有展露笑颜了?当我们...

阅读全文

【城市菜园】设计种植系统 实践永续发展生活

特写

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无论文明如何发展,都离不开农耕。作为永续生活的要素,农耕活动可结合各种文化思想,成为有效...

阅读全文

【城市菜园】培育社区农夫 粮食供应自给自足

特写

“你有‘抢’到菜吗?”去年MCO 1.0开始实施之际,超市里的食物被民众抢购一空,有者就连罐头也买不到,可见当时许多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