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8日讯)一场看似“协助调查”的短讯,最终让一名补习老师损失整整91万9990令吉血汗钱,她在误信假讯息与陌生人的指示后,将钜款分批转入名下公司户头,最终款项被盗提转走,悔之晚矣。
槟州东北县警区主任阿都罗萨今日证实警方于本月15日接获48岁女事主投报,调查显示她堕入典型“电话诈骗”圈套,被人以“调查银行异常交易”为由,诱导转帐自保,导致损失钜款。
案发于本月11日上午约11时57分,事主在家中收到一则自称来自马银行的简讯,声称其名下户口出现异常交易纪录,对方随即建议为“确保资金安全”,须将个人户头资金转入其本身持有的公司户头作为“暂时保管”。
不疑有诈的事主,于4月11日及14日先后两次将共80万令吉转入公司户头,并在过程中转发了一次性密码(OTP)给诈骗者。
当天晚上约8时,事主登入公司户头查帐时,惊见帐户出现多达32笔陌生网上转帐记录,总额高达91万9990令吉。该笔款项已被迅速转入多个不同的银行户头,事主确认自己未曾进行该等交易,惊觉遭骗,立即报警。
目前警方援引《刑事法典》第420条文(欺诈)展开调查。
阿都罗萨呼吁民众提高警惕,切勿因收到陌生讯息或来电而慌张行动。他提醒,银行从不会要求客户转帐作为调查用途,更不会透过简讯或电话索取OTP。
他建议民众若有任何疑问,可即刻挂断电话,并透过警方查骗网站 semakmule.rmp.gov.my 查证帐户或来电真伪,或亲赴邻近警局谘询。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资讯共享、防诈共识的社区文化,让每个人都成为反诈意识的守门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