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3日讯)彭亨州关税局于5月21日,在雪兰莪巴生港口的北港同步展开两场突击行动,查获7个涉嫌非法进口的集装箱,共15万2486公斤的电子垃圾(e-waste)及废金属,估值达440万2490令吉。
彭亨州关税局局长莫哈末阿斯里表示,两场行动中所扣押的7个集装箱,相信原本来自南美及日本,之后运入我国。
他指出,行动是在当天下午约1时15分,由文冬关税局执法组与环境局(JAS)人员联手进行,当场查扣该港口3个40呎长的集装箱。
“经检查发现,这批电子垃圾疑似在未获进口准证的情况下被运入,且在关税表格1(Borang Kastam 1)上作出不实的进口申报。”
“该批电子废料重达4万6726公斤,估值约70万890令吉,并无涉及任何关税或税收。”
他于今日在文冬关税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他指出,电子垃圾属于有条件禁止进口项目,须依据《2023年关税局(禁止进口类)指令》第三附表第54条文规定,获得环境局总监批准方可进口。
他说,在相同时间与地点展开的另一场行动中,执法队伍查扣了另外4个集装箱。
他表示,经进一步检查发现,这些货柜实际装载的是铝片,惟报关时却不实申报为其他货品。
“这批铝片共重10万5760公斤,估值约370万1600令吉,同样无涉及关税或税收。”
他指出,废金属的进口须获得大马工业研究及规格局(SIRIM)发出的合格证书(COA),该证书由投资、贸易及工业部(MITI)监管,并根据《2023年关税局(禁止进口类)指令》第一部分第四附表第5条文执行。
“上述两宗案件皆以不实申报手法,在关税表格1报关时谎报货品为铜精矿(copper concentrate),以逃避进口许可的要求。”
他说,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中,当局正追查货主身份,而该案件将援引《1967年关税法令》第135(1)(a)条文展开调查。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