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10日讯)时隔84年,马六甲干浪清华宫所打造的王舡“慈航号”在今午5时10分进行烧王舡仪式,象征把所有“煞”送走之余,也意味著整个王舡文化周圆满落幕。
焚化王舡仪式为整个王舡盛会的压轴,也意味著筹备多时的王舡盛事步入尾声。
继昨日80公里的王舡巡境后,“慈航号”在进行焚化前,今日下午约1时30分,再度在马六甲市区巡境,获得数千民众及游客夹道欢迎。
有别于昨天,今日并没有道士在每个路口进行收“煞”的宗教仪式,仅让市民一睹这清华宫百年难得一见的王舡。
大约中午1时30分,王舡和载有3条龙的花车从清华宫出发,途经士马木、郑和将军路、三宝山、文西亚都拉路、新路、红屋、默迪卡路、怡力路及于绒巴西,最终于中午4时许抵达巴当德姆英达花园靠海一带进行焚化。
申请列世遗
经过连串的诵经仪式及摆放金银纸后,工作人员于5时10分在金银纸堆点火,火势一瞬间把整艘王舡及所收服的“煞”吞噬,祈求社会安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焚化前,清华宫理事也不停吩咐围观的善信及游客勿靠近王舡,避免与“煞”相冲。
王舡文化流传于马六甲民间,拥有超过150年历史,过去最后4次的王舡游行分别在1905年、1919年、1933年及2012年,每次均由马六甲州内的勇全殿、清华宫、华德宫、清侯宫及玉华宫联合举行,参与的分别为5府王爷神明,即白、李、温、朱、池府王爷。
王舡游行也获旅游及文化部认同为珍贵的民俗文化,该部将协助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申请将它列为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