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及体育部在周四提呈修宪2019年宪法(修正)法案,修改联邦宪法第119(1)条文,将选民投票年龄从21岁降低至18岁。
法案阐明,降低至18岁后,将会有更多马来西亚公民可以投票,以民主系统来遴选政府。青体部长赛沙迪表示,降低投票合法年龄,有助更清楚聆听青年的声音。
对于合法投票年龄调低,网民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年龄和思维成熟不一定对等,同样的也有人觉得18岁的选民还太年轻,无法履行神圣的公民义务及意义。
网民Eqwan Roslan则引用一张来自史丹弗大学儿童健康网站的截图,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截图内容大略提到,“不管青少年在高中考试考获多高的分数,但不代表他们准备好做出良好的判断。青少年大脑合理的部分还未完全发展,直到他或她25岁时。”
网民si penyu表示,多数的青年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诉求,并认为提高投票年龄反而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网民yiyin指出,若我们已经准备好,合法投票年龄为18岁是一个伟大的成就;我们不可以和其他先进国家相提并论,因为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被改进。
网民Chandran在留言中提出质疑,来反驳降低投票年龄的决定。
“我们的教育课纲有教导基本政治科学吗?18岁的青年知道什么是政治和治理吗?”
然而,赞同降低投票年龄的网民asha aditi则表示,如果说教育体系没有教育18岁以下的人有关国家政治体系,那可以翻回中五的历史课本。
“我们(历史课本)有五课提到大马政府的各种体制。你还算没被教育?你不能责怪任何人,除了你自己。”
从中培养政治意识
网民Micheal Ngo提到,降低投票年龄是可行的,让年轻人提早接触政治,才能带出更成熟的政治局面。
原本反对的网民王爱莲,经过细想后,觉得其实投票的年龄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说青少年容易被洗脑,那阿公阿婆大伯大妈大叔大婶大哥大姐就不容易被洗脑了?
Shamil Norshidi则支持降低投票年龄至18岁,并提到低收入家庭,居住在人民组屋的18岁青年是被排除在国家对话的一群,因此把他们纳入为选民,可以让我国的民主前进。
网民Iman Sharil说,人们认为,18岁时不具备政治文化,但实际上,将法定投票年龄降低至18岁,是能让青年提升政治素养的一步。 它提供了解决方案和更高代表性的马来西亚人民。
投票年龄和政治成熟度看似鸡与鸡蛋的问题,到底应该是要先降低投票年龄,让青年从中培养政治意识,还是要先让青年具备政治意识,再下降投票年龄。
大马需有自动登记选民机制
尽管青体部长赛沙迪已经申明修改宪法,降低合法投票年龄,与自动登记成为选民无关。
但在不少网民的留言中,可以发现很多网民也提到我国需要有自动登记成为选民的机制。
其中,网民ZahabyZ表示,在实施18岁为合法投票年龄后,只有成熟的青年会登记成为选民,因为这不是一个自动登记选民的机制。
“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21岁的身上,在第13届全国大选,还有很多超过21岁的人未登记。”
网民Fadzil Bin Ali提到,如果18岁的选民不登记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或许巫统和其他反对党提议的自动选民登记是一个正确前进的方法。
另外,也有部分网民希望政府与其让18岁的青年投票,不如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